Page 5 - 08-22.23.24.25.26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八_奉為父母禮佛第二十二.奉為過去父母禮佛第二十三.奉為師長禮佛第二十四.為十方比丘比丘尼禮佛第二十五.為十方過去比丘比丘尼禮佛第二十六
P. 5

孝順並非只是金錢和物質的供給,在你力所能及範圍內,

                  時時要想到父母方方面面的需要。比如飯後端上一杯熱

                  茶;好天氣扶老人外面走走;常談談自己在外面的見聞;

                  時常徵求老人的意見,讓老人感覺到兒女對自己的尊重;

                  回家時帶一些老人愛吃的點心等等。



                  要記住孝順是沒有第二次的,趁現在父母健在,當時時抓


                  住孝順不放手。為人子女而不知孝順的人,《大乘本生心

                  地觀經》講得很清楚:「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

                  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

                  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征復速於彼。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

                  五通仙不能救護。」《地藏經》裡也說得很明白,想知道

                  的人請親自去讀一讀,定能開啟自己的智慧大門。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

                  力。同加攝受。願父母親緣。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於

                  菩提。一切罪障。皆得除滅。一切眾苦。畢竟解脫。結習

                  煩惱。永得清淨。長辭四趣。自在往生。親侍諸佛。現前

                  受記。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不離行。四無礙智。六神

                  通力。如意自在。得佛十力。相好嚴身。同坐道場。成等

                  正覺。】



                  ▲奉為過去父母禮佛第二十三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其中若有父母。少便孤背。難可

                  再遇。空想悠然。既未得神通天眼。不知父母捨報。神識

                  更生何道。唯當競設福力。追而報恩。為善不止。功成必

                  致。經言:為亡人作福。如餉(音想)遠人。若生人天。






                                                           4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