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因果實錄第一集電子書
P. 113
會給予辛勤耕耘者以豐厚的回報,耕耘者也必定會像熱愛
生命一樣愛護土地。而戒行稀鬆的出家人猶如貧瘠的土
地,無法給耕耘者以收穫,就連自身本有的一點點養分也
會被瘋長的野草掠去,最終難免被人荒棄。更何況身為在
家人,廣種福田尚且來不及,又怎能將貪、嗔、癡的習氣
帶進佛門淨地?
妙法老和尚曾說:「假如供養的食品僧人確實吃不完,又
不宜存放,是可以分給居士拿回去,但必須經住持同意。
居士可根據自己所拿供品的大概價值放些錢在功德箱內,
或者幫著拿到市場上去賣掉,錢交給寺院,這樣就如法
了。」
護持寺院本是居士份內的事,怎麼可以藉機斂財?更何況
因貪心而打架,會給佛教造成極壞的影響。在此,我懇請
每位同修,務必及早仔細閱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和《梁
皇寶懺》。我們懷著虔誠恭敬之心閱讀,一定會生大慚愧
心、生大懺悔心,消殃滅罪,獲福無量。
我們學佛,本來就是要獲得智慧,背塵和覺,滌蕩無始劫
來於五濁惡世中沾染的貪、嗔、癡三毒。一個有智慧的
人,一旦認清了自己往昔的毛病與習氣,正是通往地獄的
種子,又怎麼會一錯再錯,置自己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呢?」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唯有真正開啟了智慧之門,我
們才會深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才會懂得佛菩薩如眾
生父母。佛不會因為誰有了「皈依證」就包庇縱容誰,誰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