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18_borderless_teachers
P. 36

32
 與探究知能的人力是重要的一環。師資培 育的國際化就必須替這些不同背景(經 濟、文化、種族)缺乏資源與機會,但有 能力的師資生,他們自己也讓他們站在第 一線預備為下一代成就更多能在一個全球 跨界環境下,具有國際視野與流動能力的 人力,這將是國家軟實力與影響力的重要 一環。
教育部在 2016 年 1 月,提出「提升 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旨在培育學 生具備「溝通力」、「適應力」及「專業 力」3 項基礎核心能力,以期能「在地國 際化」,或展現與國際企業共創國際品牌 之實踐力。其 4 大目標為:培養學生具備 國際溝通之語言能力及合宜的溝通行為。 促使學生認識外國文化、尊重及欣賞文化 差異,並具備國際視野與異地生活的能 力。讓學生具備與國際接軌及跨境運用的 專業知能。促使學生具備跨境就業及國際 關懷的意願與能力。(教育部,2016)
握師資生真實教學專業知能,期望深耕原 住民族語言文化學習、深耕新住民母語文 化學習及使學生能充分認識與運用本土社 會資源,以深化對本土人文、環境與文化 的認知與認同,所以有必要加強師資生對 於新住民及其多元文化的認識,並強化其 多元文化教學的能力。
馬來西亞人口約 3200 多萬,由馬來 人、華人、印度人等組成,是個多元種族、 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國家。華人是國馬 來西亞第二大民族,且馬來西亞華人保留 中華文化,雖然在臺灣新移民中所佔比例 相對不多,但仍有許多留學生以及交換學 生來自馬來西亞,與師資生也多有互動, 對師資生認識多元族群文化有其啟發。
3. 體察多元族群文化
2010 年時,華文學校 5000 多所, 亞洲有華文學校 3000 多所,歐美各國 的華文學校也在蓬勃發展,美國有華文 學校 500 多所,學生 6.8 萬人(餘嵐, 2010)。東南亞諸國華文教育發展尤為 突出,此與華人移民有關,其中,除了兩
根據教育部 105 年度施政目標,為掌
4. 瞭解海外華文教學
 106 年度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大學辦理國外教育見習 課程及教育實習課程計畫成果專書
國立臺南大學與檳吉臺校互贈紀念品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