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YBAM 50th Anniversary Souvenir Magazine
P. 40

捐献与募捐活动。基金会创会董事共六人,                         行”  奠定了基础。护法行扩大成为全国护法                                                            佛教与文艺                                       国民服务计划
               他们是刘惠城、陈颖椿、梁国兴、邱国霖、江                        行后,可让全国佛教徒有机会参与。当时,马
               国在及胡来金。根据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的                         来西亚未曾有民间团体尝试在全国十三州,                                                              从1987年开始,马佛青陆陆续续主办多届《                       2004年,马来西亚政府推行国民服务计划,
               网站,马来西亚佛教青年基金会是第一个由                         于同一天同步进行义走。这是一个创新的概                                                              佛教与文艺研讨会》,邀请写作人,媒体及一                        同时也安排了学员到营地外附近的宗教场所
               佛教组织成立的基金会。1990年5月25至27                     念,吸引全国佛教徒与社会人士的关注。初                                                              些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士参加。参加者认识佛                         接受宗教教育课程。为了让青少年接触及学
               日,马佛青在关丹举行的第十届代表大会,                         办全国护法行时,马佛青不着重于募捐款项                                                              法后,就不会对佛教产生误解。有许多参加                         习正信的佛法,马佛青便通过各种管道积极
               通过一项议案将马佛青基金会改称为马来西                         的多寡。马佛青籍全国护法行唤醒佛教徒以                                                              者过后开始尝试把佛教的元素放进他们的                          争取成为正式的协调团体,以负责协调国民
               亚佛教基金会,以落实基金会为全国佛教服                         一颗坚定不移的心来护持佛法,为佛教走出                                                              作品里,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能。马佛青为                         服务计划佛学课程。
               务的目标。                                       美好的将来。其次,护法行的造势与宣传活                                                              了鼓励更多佛青以佛教题材从事文艺创作,
                                                           动可以让更多的佛教徒认识马佛青的理念。                                                              从1988年开始主办多届的《佛教写作人工作                       2005年12月27日,马佛青正式被国民服务计
               基金会曾经开设佛青文化服务处(后转型                          其三,全国护法行可提高会员团体对马佛                                                               营》。                                         划局委任为国民服务计划营外佛学课程协
               为文殊有限公司)、佛教视听图书馆、设立                         青的向心力,加强马佛青的凝聚力并促进团                                                                                                          调单位 (Out-camp) 。此后,马佛青安排佛教
               个人慈善基金及纪念基金提供大学助学金、                         结。后来,马佛青每三年办一次全国护法行,                                                             巡回弘法                                        徒学员到营地附近的佛教团体,进行每星期
               国外佛学教育奖学金、考试费辅助金、大专                         形式及内容有所改变,但精神保持不变。                                                                                                           一次的宗教膜拜及营外佛教活动。2006年4
               佛学会活动赞助金及佛学论文奖金等,同时                                                                                                          1991年,马佛青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佛法                       月28日,国民服务计划局再发函委任马佛青
               也设立护僧基金提供在道业、医疗及教育                          佛教与华人文化                                                                          满人间》弘法系列,在马来西亚总共进行了                         为营内佛学课程协调团体  (In-camp)  。在被
               方面需要护持的出家人、聘请专业弘法人员                                                                                                          150场的弘法讲座。为了落实本土弘化教育工                       委以此重任以后,马佛青更不敢松懈,积极
               并设立弘法人员奖励金、每月定期赞助处于                         1983年3月27日,全国15个华团领导机构在                                                          作,让全国各地包括偏远效区的地方都有机                         安排佛学课程讲师进入营地授课,同时展开
               草创期的怡保定慧居图书馆及槟城普爱学                          槟城召开全国华人文化大会,准备向政府提                                                              会接触到佛法,无论多偏远马佛青都会安排                         一系列培训课程,及编写适合国民服务计划
               园、赞助彭亨佛教会的函授班、成立普门贫                         呈国家文化意见书。马佛青认为佛教文化对                                                              巡回弘法,提供会员团体更多的闻法机会。                         学员的佛学课程纲要及辅助教材。
               童慈济会、赞助马佛青活动,其中包括太平                         华人文化影响深远,因此国家文化也应该包                                                              2003年,马佛青再次举办了《佛法满人间》
               佛青训练中心、英文版佛教文摘、出版英文                         括佛教的元素。大会通过接纳马佛青的《国                                                              全国巡回弘法,而后在2007年及2009年分别                     一直以来,马佛青都为国民服务计划的学院
               Dharma  Digest  、国语翻译局等。90年代初               家文化意见书》,成为政府备忘录的正式附                                                              以《爱教护教,彼此一家》及《彼此一家和乐                        安排营内和营外的佛学课程,直到2018年8
               期,基金会开始筹建莎亚南菩提园。目前的                         录,也现场分发马佛青为大会准备的一份报                                                              行》为主题进行巡回弘法。2010年开始,马                       月13日,政府宣布废除国民服务计划为止。
               菩提园已成为中马区重要的佛教活动及训练                         告,题为《佛教与华人文化》。华人文化大会                                                             佛青开始固定以《甘露洒红尘》为主题进行
               中心。                                         认同马佛青对非伊斯兰的宗教在国家文化中                                                              巡回弘法至今。                                     马来西亚佛曲创作
                                                           应有地位的看法。
               马佛青六年发展计划                                                                                                                    佛学课本                                        在千禧年之际,马佛青及马来西亚佛教发展
                                                           自从《佛教与华人文化》一文在全国各报发                                                                                                          基金会出版《真善美的旋律》佛曲专辑,为
               马佛青是第一个佛教团体,也是极少数实施                         表后,引起华社对佛教的关注。从1983年至                                                            90年代中期,马佛青萌生出版佛学课本的念                        中文佛教创作歌谣带来清新爽朗的气息。这
               规划发展的非官方组织。六年发展计划是对                         1990年,马佛青不遗余力主办及与各地华团                                                            头,希望能够为各地的佛学班提供一套完整                         一张专辑是以佛法为中心的概念性专辑,并
               整体马佛青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方案                         联办一系列《佛教与华人文化》及《佛教与华                                                             的佛学课本。马佛青在1998年11月推出了小                      非只是一个堆积佛曲的合辑,专辑的文字用
               等进行的部署和安排。有鉴于规划是团体稳                         人社会  》等为主题的研讨会,讲座会及论坛                                                            学佛学课程纲要和纲要说明。此后,马佛青                         法新颖及贴近人心。两年后,《缘起的屋檐
               定发展的主要条件,总会于1981-1985年开                     共达50场,唤起华人对佛教关注。佛教自汉                                                             决定成立  “小学佛学课本编写委员会”  进行                     下》再次以类似的模式进行,穿梭在青少年、
               始实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后来,第一个                         明帝时传入中国之后对於中华文化、艺术、习                                                             编写小学佛学课本的工作,而后更开始着手                         青年与大学佛学会中,成为一时的经典。
               五年发展计划改为六年,让每两年召开的代                         俗、文学及建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马来西                                                              编写《小学佛学课本教师指南》,前后历时
               表大会可以作出中期检讨,鉴定计划的落实                         亚华人社会在捍卫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要关心                                                              超过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套完整的佛学课                         马来西亚的佛曲创作不仅在佛教圈子中广为
               程度与各阶段设定的目标。通过规划,马佛                         佛教文化。马佛青从1987年至1991年先后在                                                          本和教师指南(一至六年级)。                              流传,其中《真善美的旋律》里的 《圆缘圈》
               青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                             我国各区主办全国佛教文化节,加强华社对                                                                                                          和《缘起的屋檐下》里的《眼睛》更在爱  FM
                                                           佛教文化的认识。                                                                         此后,马佛青开始投入中学佛学课本的编                          (前身为第五台)的“我们的排行榜”分别连
               全国护法行                                                                                                                        写,终于在2014年及2019年分别完成了《常                     续14周和8周荣获榜首,《圆缘圈》更在该排
                                                           为了鼓励在日常生活实践佛法,马佛青于                                                               随佛学》上下册,作为中学佛学班或成人初                         行榜十周年金曲中荣获亚军。此外,《缘起的
               第一次“护法行”于1982年6月6日在槟城举                      1983年在马六甲举行召开佛教文化与习俗                                                             级佛学班的用书。                                    屋檐下》也成为了首张入围马来西亚流行音
               行,虽然由总会主办,但并非全国性活动。                         研讨会。研讨会过后,出版《佛教生活手册》                                                                                                         乐奖 - 娱协奖的佛曲专辑。
       038     该次护法行的成功,为1983年的“全国护法                       一书作为佛教徒日常生活指南。                                                                                                                                                            039





                                                                                                                                            50 YEARS OF DHARMA PRO PA GATION     CO NTINUING THE MIS SION IN THE 5G ER A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