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佛教文摘第187期
P. 77

六十。或许真是因为造桥铺路,                    读到二○一三年十月号〈父亲教
           不仅气喘不药而愈,也愈来愈打                    会我的事〉(页四十七)的最后
           肉(编按:客家话,“长胖了”                    两句“最重要的还是,我是真的
           之意)。听说,往生前一天,他                    爱他……”,让我感动得痛哭,

           还往菜园挑了十几担土。享年                     真的非常感动。这使我想起弟弟
           七十三。                              照顾妈妈的辛苦与情景,特别将
               我离家念书、当兵、工作                   这篇文章印下来,转寄给同事分
           时,不曾想过是谁帮他翻石头拉                    享,我也开始真正喜欢上讲义。
           竹笼搭桥。他去世十几年后,哥                         我推荐舍弟黄宏春写的文章
           的画展里有一幅水彩,画里是哥                    〈桥〉,曾刊登在二○一四年四
           姐的五个小孩,有的斗笠、有的                    月三日《联合报》副刊,并附上

           草帽,坐竹桥上玩得水花四溅飞                    一幅画作,是二十年前家兄黄宝
           扬,生动活泼。可那竹桥……简                    琳的水彩画〈夏日恋歌〉,是童
           陋。桥身歪斜,也没有栏杆,大                    年美好的记忆,现保存在我家。
           概是他晚年独自完成的吧。                      读了此文中“爸——过桥了。慢
               看着画,突然想起:我执黑                  慢行,毋使惊。”常让我鼻酸。
           伞,哥捧着遗照坐车上,要过村                         舍弟专长本是绘画,因在新
           里的水泥桥时,法师要我们说的                    埔乡下照顾妈妈,也开始写一些
           那句话:“爸——过桥了。慢慢                    文章。那些关于童年的记忆,读
           行,毋使惊。”(黄宝琳绘图)                    来回味无穷。



               推荐人黄瑞珠:
               我读讲义是近几年的事,
           以前总是翻一翻而已。有一次,                    (摘自《讲义》2015年4月号)

                                     75       佛教文摘【第187期】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