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法海泛舟
P. 24
法海
泛舟
曼(Milton Friedman)的大作,说企业的目的是为股东(share 点落伍了。现在有些企业家,他们的激情(passion)不再是
holders)带来最大的盈利!米尔顿・傅利曼于 1976 年获得 “创造顾客”。他们觉悟到,今天的企业,有了前所未有的
诺贝尔奖,像他这样了不起的经济学家,都说企业的目的是赚 力量,可以改变这世界,让世界更美好。他们的目的,不再是
钱,我们还敢说不是吗? “创造顾客”,而是“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或简化来说“创
但最简单、最明显的答案,不一定是最正确的答案。管理 造幸福”,“创造顾客”变成了第二层次(second order)。 第
一
学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于 1973 年出版的《治 别以为你必须是个大企业家,才能如此大气要“创造幸 辑
·
理学》(Management)一书里指出,企业的目的不是赚钱, 福”。我有一位朋友,他放弃了优厚待遇的工程师职位,去当
泛 悠 舟 悠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他说,盈利是至关重要的,但盈利不 有机农夫。他的激情肯定是“创造幸福”。
是目的。
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表达彼得・杜拉克的见解。一个人 佛陀是了不起的大企业家
造 幸 福 创 企 业 要
生存在这世间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说,目的是追求完美, 我们马来西亚佛教佛展基金会,也算是一个企业──非盈
或奉献社会,但我们不能说目的是呼吸!呼吸虽是关键,但呼 利企业,我们的目的不是赚钱(其实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花钱,
吸不是目的,呼吸只是你达致人生目标的基本条件。 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我们也没想过要“创造顾客”,但我
同样的,赚钱是企业永续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赚钱不是营 们也很大气,我们尽我们的能力,让这社会、这个国家,这个
办企业的动机或目的,企业必须有更伟大的目的或使命。举例来 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在“创造幸福”。
说,医生的目的、使命是治疗病人,教师的目的是教育后代,咖 我们的“创造幸福“,比起许多大企业的创造幸福还来得
啡店老板的目的是提供饮食,电器商的目的是提供家居设备,建 阔大、圆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众乐乐,结诸善缘”──
筑商的目的是建设屋子或马路。他们的目的都不一样,因为他们 许许多多的人结合在一起,散播幸福。比如,我们的个人慈善
的顾客群都不一样。他们的目的不是赚钱,但他们必须赚钱。 基金,累计了三百多位善心人的爱心,给三百多位大专生、几
这不同的目的,彼得・杜拉克把它总结为创造顾客。他没 千位中小学生带来幸福。
说迎合顾客或满足顾客,因为真正的企业,必须打通市场、努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幸福”,佛陀弘扬佛法,也是在创
力创新。好像我们现在看到的 Grab,是一种创新,启开新的市 造幸福呀!当释迦牟尼佛身边有了 60 位证悟者──阿罗汉之
场,创造新的顾客。 后,他派遣他们朝 60 个方向去弘扬佛法。当时佛说:“去吧,
彼得・杜拉克“创造顾客”的说法是 44 年前提出的,有 诸比丘!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大众的安乐、出于对大众的悲
Rowing in the Dharma Sea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