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林震&邱奕儒__十四年,我與我背後的男子
P. 5
第一樂章:
導奏(Introduction)持續且富有表情的
慢板(Adagio sostenuto e espressivo)
–接近急板速度的快板(Allegro molto più
tosto presto),G小調,奏鳴曲式。導奏
為慢板樂段,鋼琴以附點的下行音階及減七
和弦為主要素材,再由大提琴拉奏出較長線
條的音型作呼應,使整個導奏主題呈現憂鬱
的性格。快板第一主題由大提琴和鋼琴奏出
優美的音階式對話,第二主題為Bb大調,鋼
琴以分解和弦及上行音階作為素材,呈現出
Ludwig van Beethoven
較柔和的性格。發展部前半段使用了第一主
(1770-1827) 題素材,後半段出現新的素材,為第二主題
的演變,且不斷地轉換調性。再現部第一主
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昂(Bonn), 題又回到主調,最後在極為澎湃的氣氛中結
是古典樂派至浪漫樂派承先啟後的作曲家, 束此樂章。 02
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其創作時期一般被分
為三個階段:初期、中期和晚期。 第二樂章:
輪旋曲(Rondo),G大調,輪旋奏鳴
貝多芬的大提琴奏鳴曲作品5,是由兩 曲式(A-B-A-C-A-B-A)。A段為整個樂章的
首大提琴奏鳴曲所構成的,作於1796年,屬 主軸,以跳音及快速音群作為主要素材,表
L.V. Beethoven:
於貝多芬早期的作品。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 現出活潑的性格。B段以長樂句的型態來表現
以主題與短小素材發展為主要創作手法,慢 其悠靜的性格,調性轉入D大調。C段的長度 Sonata for Piano and
板導奏的長度和第一號相較之下更加擴大, 較A、B樂段都長,與前兩個樂段做對比,使 Violoncello No.2
讓大提琴可以充分表現,與貝多芬第三號交 此樂章呈現三大段的感覺(A-B-A-C-A-B-
響曲《英雄》有同樣擴大結構與展延的手法 A);此樂段以附點節奏作為主素材,表現出 in G minor, Op. 5/2
之創新。此曲以兩個樂章寫成,沒有獨立的 較優美的性格,而調性也頻繁地轉換,運用
慢板樂章,而是在第一樂章的開頭,安排一 特殊的和弦來增加和聲的變化,使樂曲有更
個慢板的導奏。 多不同的聲響效果,音樂色彩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