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Dong Zen Magazine128
P. 61
慧思法師:古德詩偈 妙穆法師:人間佛教的戒律
慧澄法師:佛教的真理 覺機法師:認識依止常住
妙穆法師教授「人間佛教的戒律」,讓戒子們明白「戒」是「自由」不是「束
縛」,不守戒才會失去自由。受戒就如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一般,所不
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
文/張素娟 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佛教徒皈依三寶以後,都應該進一步發心受戒。其實,
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譬如:五戒中的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
攝影/張利平
犯。戒是要去實踐奉行的。日常生活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是淨
化三業;就是在實踐「七佛通戒」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了。戒
也是一切善法的的根本,能夠受持清淨戒,自有大力量、大功德。
覺誠法師在開示《佛說出家功德經》時表示出家是需要具足福德因緣,如果
我們周邊有人發心要出家,我們不應阻擋,反而要護持他,因為他是發大心要來
為大眾服務。法師希望戒子們發的是終身願而不是露水願。法師也希望戒子們能
在這五天裡,法海悠遊,在離開東禪寺時能放下自己不好的習氣及習性,帶走全
新的自己也帶走正能量,更重要的是推廣佛法,讓更多人來學佛因為佛法能帶給
人幸福。
心定和尚談到「佛教與因緣 」時說明因緣法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是兩千五百
年前世尊以八正道的正思維發現的而不是世尊創造的。因緣法則是不變的就如水
加了糖就是甜的,加了鹽就鹹,加了檸檬就變酸。其他宗教只要信就可以了但佛
教不只信還要去實踐及體證。因此我們不可以把因緣法當成學術來研究而是去實
東禪佛教學院月刊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