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中國抗日戰爭真相_Neat
P. 297

反攻作戰,經過8個月的激戰後攻克騰衝等地,與滇西遠征軍第11集團軍及駐印軍反攻部隊共

            同打通滇緬路,在芒友勝利會師,殲滅日軍第2、第18、第56師團等部,創造了抗日戰爭國軍

            對日作戰最重大的一次勝利。民國34年春,該集團軍的第53軍和第54軍(軍長闕漢騫)均編入
            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的直轄部隊中,第20集團軍番號撤銷。



                 第21集團軍
                 民國26年10月在廣西由桂系軍隊編成,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廖磊,下轄第7軍(軍長周祖

            晃)和第48軍(軍長韋雲淞)。該集團軍率其第48軍參加淞滬戰場作戰,屬第3戰區指揮,曾

            擔任中央防守任務,第1軍(軍長胡宗南)和第39軍(軍長劉和鼎)也曾加入過該集團軍。

                 在淞滬對日作戰中,該集團軍第48軍第174師522旅旅長夏國璋、第170師510旅旅長龐漢禎、

            第171師第511旅旅長秦霖均陣亡殉國。
                 民國27年初,集團軍調歸第5戰區指揮,轄第7軍(軍長周祖晁)、第48軍(兼軍長廖磊)、

            第31軍(兼軍長韋雲淞),駐紮安徽河南一線,曾參加徐州會戰,其第48軍第171師副師長周

            元在蒙城保衛戰中陣亡殉國。不久,該集團軍參加武漢會戰江北作戰。
                 民國28年10月,該集團軍總司令廖磊因病去世,李品仙接任總司令,該集團軍司令部兼豫

            皖鄂邊區遊擊總司令部,李品仙兼任遊擊總司令。該集團軍曾參加隨棗會戰、棗宜會戰、第二

            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因該集團軍長期駐守大別山區,又稱「大別山兵團」。

                 民國32年4月,轄第7軍(軍長張淦)、第48軍(軍長蘇祖馨)、第84軍(軍長莫樹杰)、

            第39軍(軍長劉和鼎)加入該集團軍。民國34年初,第21集團軍劃歸第10戰區指揮,李品仙任
            第10戰區司令長官兼第21集團軍總司令。



                 第22集團軍
                 民國26年9月由川軍鄧錫侯部編成。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鄧錫侯,下轄第45軍(兼軍長鄧

            錫侯)和第41軍(軍長孫震)。該集團軍編組完畢後,徒步自四川至陝西寶雞,後車運河南,

            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屬第2戰區指揮,曾參加娘子關保衛戰。民國27年初,第22集團軍奉令開

            赴山東,調歸第5戰區指揮,徐州會戰初期,在著名的滕縣保衛戰中,該集團軍第41軍第122

            師師長王銘章、師參謀長趙渭濱、第124師參謀長鄒慕陶及第122師數千名官兵用窳劣的武器抵
            抗進攻的日軍,最後全部陣亡殉國,為爾後台兒莊大捷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後鄧錫侯奉令調回西康,任川康綏靖主任,孫震繼任第22集團軍總司令,董守珩、陳鼎勳

            任副總司令。該集團軍曾參加隨棗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豫西鄂北會戰等戰役,
            第30軍(軍長池峯城)、第69軍(軍長米文和)都曾加入過該集團軍。


                                                           273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