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1 - 中國抗日戰爭真相_Neat
P. 371
李品仙(陸軍上將):廣西蒼梧,民國前 20 年生,保定 1 期。民國 35 年,「抗戰有功,任第
10 戰區上將司令長官」。徐蚌附近地區受降代表,民國 76 年病逝台北。(156)
李俊襄(陸軍少將):湖南湘鄉,民國前 20 年生,東北軍。民國 24 年,「長城抗戰,任第 1
軍團總指揮部副官處少將處長」。(039)
李振唐(陸軍中將):遼寧瀋陽,民國前 20 年生,保定 5 期。民國 24 年,「長城抗戰,任第
51 軍第 113 師少將師長」。民國 65 年病逝天津。(030)
李曾志(陸軍少將):河南郾城,民國前 18 年生,西北軍。民國 24 年,「長城抗戰,任暫編第
2 師第 2 旅少將旅長」。民國 31 年病逝於敵後。(045)
李福和(陸軍少將):熱河豐寧,民國前 33 年生,東北軍。民國 24 年,「長城抗戰,任獨立第
5 騎兵師少將師長」。民國 27 年,因降敵被刺殺於河南安陽。(035)
李福林(陸軍上將):廣東番禺,民國前 40 年生。民國 27 年,「廣東抗日,軍事參議院中將參
議官」。民國 41 年病逝香港。(083)
吳奇偉(陸軍中將):廣東大埔,民國前 21 年生,保定 6 期。民國 32 年,「鄂西會戰,任中將
江防總司令」。民國 42 年病逝北京。(097)
吳鵬舉(陸軍少將):河南項城,民國前 16 年生,西北軍。民國 27 年,「台兒莊大捷,任第
42 軍獨立第 44 旅上校旅長」。民國 41 年病逝香港(079)
沈克(陸軍中將):河北保定,民國前 16 年生,保定 8 期。民國 24 年,「長城抗戰,任第 8
軍團第 106 師少將師長」。民國 51 年病逝北京。(032)
沈光漢(陸軍中將):廣東羅定,民國前 16 年生,廣東講武學堂。民國 21 年,「一二八事變,
任第 19 路軍第 60 師少將師長」。民國 61 年病逝香港。(010)
沈鴻烈(海軍上將):湖北天門,民國前 30 年生,日本海軍學校。民國 19 年,「中東路事件(中
俄同江戰役),任東北海軍副司令」。曾任山東、浙江省主席,總統府國策顧問,民國 58
年病逝台中。(006)
何蕃(陸軍少將):廣東興寧,民國前 7 年生,黃埔 4 期工科。民國 24 年,「長城抗戰,任第
2 師工兵營中校營長」。民國 63 年病逝台北。(060)
何成濬(陸軍上將):湖北隨州,民國前 30 年生,日本士官學校 5 期。民國 35 年,「抗戰有功,
任湖北省主席兼軍委會上將委員」。抗戰時,長期任軍法總監,民國 50 年病逝台北。(160)
何紹周(陸軍中將):貴州興義,民國前 9 年生,黃埔 1 期。民國 34 年,「滇西緬北作戰,任
遠征軍第 8 軍少將軍長」。民國 69 年病逝美國。(126)
何應欽(陸軍一級上將):貴州興義,民國前 22 年生,日本士官學校。民國 32 年,「抗戰有功,
任軍委會一級上將參謀總長」。勝利時任陸軍總司令,代表中華民國接受日本投降,民國
69 年獲頒國光勳章;民國 76 年病逝台北。(103)
呂濟(陸軍中將):山東清平,民國前 20 年生,保定 6 期砲科。民國 24 年,「長城抗戰,任第
32 軍少將參謀長」。民國 45 年病逝南京。(038)
余漢謀(陸軍一級上將):廣東高要,民國前 16 年生,保定 6 期。民國 35 年,「抗戰有功,任
第 7 戰區中將司令長官」。汕頭附近地區受降代表,曾任陸軍總司令,民國 70 年病逝台
北。(154)
汪匣峰(陸軍中將):四川簡陽,民國前 10 年生,中央軍校高教班 4 期。民國 35 年,「豫西鄂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