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18spring
P. 38

A070
          形制 明 哥窯 香草龍 雙耳瓶
          尺寸 : H 42 x 23.5 cm
          起拍價 NTD : 320,000

          雙耳瓶是一類陶瓷瓶,具有兩隻把手以及
          細長的頸部結構。雙耳瓶首先在前 15 世紀
          出現於今敘利亞地區,然後傳播到世界各
          地,被古希臘人、古羅馬人用於運送與存
          儲葡萄、酒、橄欖油、食用油、穀物、橄欖、
          魚類等。後來人們生產了一些高品質的手
          繪雙耳瓶,用於大量社會禮儀用途。這些
          雙耳瓶不同於其他強調功能的雙耳瓶,裝
          飾更具藝術性,常被用作獎勵。












          A071
          形制 元 青花 鳳凰纏枝牡丹 八方罐 ( 八思巴文款 )
          尺寸 : H 29.5 x 33 cm
          起拍價 NTD : 368,888

          元青花瓷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
          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
          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
          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其大
          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
          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
          繁榮與長久不衰。八思巴字也常被稱為
          八思巴文,是蒙古元朝忽必烈時,由國
          師八思巴根據當時的吐蕃文字而制定的
          一種文字,用以取代標音不夠準確的蒙
          古文字。然而此時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
          已經分裂為大元和四大汗國各自為政,
          因此八思巴字一直只有元朝採用,並主
          要用作為漢字標音符號。被明朝推翻之
          後,八思巴字遂廢棄不用,但還在北元
          通行過一段時期。到了明末,蒙古高原
          的蒙古人被其他國蒙古民族同化,轉而
          重新採用蒙古文字。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