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 孝的精神與中華文化
P. 1
孝的精神與中華文化
145
孝的精神與中華文化
撰文/謝居憲 陸軍軍官學校通識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摘要
孔子為傳統的孝道找到合乎人性的基礎,使孝成為中華民族重要
的文化資產。甚至說中華文化就是孝的文化。然而孝在歷史的發展中,
經過政治化、工具化後,使孝產生異化、變質。要之,對孝的本質意
義是含混不清的,混淆了「封建的孝」與「人性的孝」,以致於近現
代反對、揚棄孝道。而不知孝是為仁的根本,是人倫的本源,是萬善
的基礎,是自覺自發的行為。近則是家庭倫理的基礎,推之可以是教
育的根源與一切倫理的基石。要之,孝是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人
的文化」,可以是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乃至萬物和諧的基礎。
如是,淵遠流長、歷久不衰的中華文化或孝的文化,是人類和諧的重
要資糧。而中華民族必然承擔這份歷史責任。近年來中國大陸與台灣
一貫道友善的文化交流關係,積極弘揚中華文化與孝的文化,實乃我
民族之幸、人類之福也。
關鍵字:中華文化、孝道、家庭倫理、全球倫理、環境倫理、一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