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政治-《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
P. 20
高考专题复习政治
续表 [ 练典题创新预测]
角度 具体内容
预测点一 以相关情景为依托, 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
① 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刺激总需求增
1. 为抢夺奥运蛋糕, 各大知名企业在里约奥运会举办期
宏观 长; 紧缩性财政政策, 抑制总需求增长.
间, 纷纷借由赞助奥运选手或找奥运选手代言, 加大广
政策 ② 货币政策: 积极的货币政策, 促进消费增长;
告费投入.企业加大广告费投入是基于 ( )
紧缩的货币政策, 抑制消费增长
① 广告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 实现行业垄断 ② 广告
① 消费心理: 从众、 求异、 求实、 攀比心理影响 能够提高商品知名度, 树立品牌形象 ③ 广告能丰富
居民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
商品功能, 增加商品价值 ④ 广告能利用消费心理, 引
观念 ② 消费观念: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
导消费行为
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 艰
A.①② B.①③
苦奋斗
C.②④ D.③④
2. 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为什么) 2. 数据显示, 顾客在宜家购买的商品有 60% 不在原本的
( 1 ) 消费与生产: 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
购物清单之内.其主要原因是卖场内像迷宫一样的设
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新的消费需求, 对生产的调整
计, 温馨的布置和刺激眼球的价格标签, 很容易导致消
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一个产业
费者冲动消费.然而如此冲动消费, 却并未影响多数
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能提高
顾客的下一次光临, 因为开始固然有找不到路的痛苦,
劳动力的质量,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但买到东西后的快感则是计划购物的数倍, 即迷路、 拖
( 2 ) 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 消费、 出口、 投资是拉动经济 延、 更快乐, 对 此 业 界 冠 之 为 “ 迷 路 经 济 学”.这 告 诉
增长的三驾马车, 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产 我们 ( )
业结构优化, 必须坚持扩大内需, 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
① 要做理智的消费者,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② 生产
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 为消费创造动力, 要善于引导需求 ③ 经营者要研究
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消费心理, 培养消费习惯 ④ 营销策略和技巧是企业
( 3 ) 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 竞争优势的关键
观念, 倡导 保 护 环 境, 绿 色 消 费, 推 动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A.①② B.①④
发展.
C.②③ D.③④
( 4 ) 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刺激消费, 提高居民消费 预测点二 以相关实例为背景, 考查树立正确的消
水平, 有 利 于 提 高 居 民 生 活 质 量, 推 动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费观念
社会.
3. 中国游客海外消费调查显示, 消费者开始逃离争强好
3. 我国应该通过哪些措施促进和扩大内需? ( 怎么办) 胜的奢侈品消费, 尤其是高端时尚配饰如手袋、 珠宝和
( 1 ) 从国家角度 手表等, 更 加 关 注 日 常 高 端 必 需 品. 这 表 明 消 费 者
① 最根本的途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 开始 ( )
展生产力, 提高居民收入.
① 树立求实心理, 青睐理性消费 ② 克服求异心理, 坚
②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保持供给 持勤俭节约 ③ 克服攀比心理, 倾向适度消费 ④ 坚
平衡, 保持物价稳定. 持量入为出, 逐步减少消费
③ 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初次分配
A.①② B.③④
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 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
C.②④ D.①③
展, 缩小差距,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4. 国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推广绿色居住, 合理控制室内
④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空调温度, 减少无效照明; 鼓励步行、 自行车和公共交
⑤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开发利用 通等低碳出 行, 有 序 发 展 网 络 预 约 拼 车、 自 行 车 辆 租
国内、 国际市场, 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 充分发挥消费 赁、 民宿出租、 旧物交换利用等; 创新监管方式, 完善信
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用体系; 在中小学校试点校服、 课本循环利用.以上举
⑥ 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 措旨在 ( )
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① 绿色消费,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 量入为出, 做到消
( 2 ) 从企业角度: 要提高产品质量, 树立良好的企业信 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③ 保护环境, 缓解
誉和形象, 搞好售后服务, 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 资源环境瓶颈约束 ④ 推广绿色消费产品, 扩大绿色
认可. 消费市场
( 3 ) 从个人角度: 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 增加个人 A.①② B.②④
收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C.③④ D.①③
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