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地理脉冲》
P. 123

徐园
 扬州 一梦                     旖旎涟漪绿湖春


                   来扬州,定然是不能错过瘦西湖的。
                   瘦西湖西门,入眼对联一副:两堤花柳
               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穿过瘦西湖畔似锦繁花,最先看到的是
 作者      安徽师范大学
               五座极具特色的风亭——五亭桥。《扬州
              戴昕暝   画舫录》中记载: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洞,
               正侧凡十有五,月满时每洞各衔一月,金
               色荡漾。未能在月圆之夜一睹五亭桥“十五
 几日前,在图书馆见到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兴致上来想读上一读,翻开的  月同辉”的壮美景色,不得不说是憾事一件。
 那页刚好是姜夔的《扬州慢》:    再往前走,便到了二十四桥景区。它由                        五亭桥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玲珑花界、熙春台、单孔石拱桥及望春楼
 不禁想起几年前,我也曾“烟花三月下扬州”。与姜词中的凄淡空蒙不同,那纯然是  四部分组成。杜牧有诗:二十四桥明月夜,
 一场美好的经历。      玉人何处教吹箫?站在玉带状的拱桥上,
 那是我高一时的研学旅行。还记得当天早晨,薄雾微朦,尚未被朝阳浸染的天空呈现  隐隐听得有悠悠箫声随风拂来,似有若无。
 出一片清澈明净的蓝。耳边,大巴车的引擎发出隆隆的振动声,好似戏剧开场的鼓点,预  这箫声或许来自远处的楼台,隔了百顷碧
 告着接下来的美妙时光。   波传到我的耳中;又或许就来自这桥上,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车内是老师和同学的欢歌笑语,车外是连绵的青山与盛放的芸薹。  隔了千载春秋送进我的心里。
 我在这让人微醺的氛围中半梦半醒,忽得被一条短信唤回心神:  离开扬州的路上,在车厢里看了一场日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欢迎您。  落。暮色爱抚着村落间的白墙黛瓦,轻吻
 扬州就在不远的前方。
               着湖水上的摺叠微波,生生将凡生俗世化
               作画中仙境。车内有人念诵起龚自珍的《过
 千年逝水梦浮生  之中,我竟产生了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扬州》,怎一个应景二字了得:                    梅园
 扬州之旅的第一站,是扬州双博馆。  回程的途中,我无意间注意到扬州的车  春灯如雪浸阑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
 扬州双博馆是一座没有棱角建筑,它的  站,它有着仿古建筑的瓦顶,古朴而又富  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扬州。
 外观采用了荷叶的造型,因而目之所及,  有韵味。我想,历史之所以美,不仅仅是  我想我会永远记得这座城:烟花三月,
 皆是流畅的曲线。  因为博物馆中璀璨的藏品,更因其对现代  春风拂面,有这样一座城市与我匆匆相遇
 如果说双博馆这是一片沉淀着历史的荷  文明细微而深刻的熏陶。  又匆匆离别,宛如一场无关风月的迷梦。
 叶,那么馆内精妙绝伦的藏品,便是这荷
 叶上璀璨的明珠。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
 乡。”远嫁西域的刘细君公主沉吟着她对  扬州双博馆
 家乡深深的思念;云鬓花颜,彩衣翩翩,
 彩绘舞蹈女俑用婀娜的舞姿展现出大唐盛
 世的繁华;飞龙动九天,豪气吞山河,霁
 蓝釉白龙纹梅瓶用它明艳的美撩拨着世人
 的心弦……
 从远古时期的象牙和石器,到民国时期
 传统与开明兼容的艺术品,我走马观花地  博物馆内部
 观赏了许许多多的文物。他们绚烂而深沉,
 浸透着岁月痕迹,给人以难以磨灭的震撼。
 待离开双博馆,重新置身于现代化的都市


 120                                                                                           121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