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地理脉冲》
P. 153
你所不知道的土壤 由固体、液体、气体等多相物质和多土层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与能量系统,是
结构组成的复杂并具有“活性”的物质与
结构系统,在全球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中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 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土壤系统具有高
度的可变性特征,是自然界最为复杂的系
夜 明
统之一。它包含了复杂多样的物理、化学
和生物过程,这使得土壤系统永远不能处
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土壤固相物质主要是土壤矿物。土壤矿
物同时也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了
土壤的“骨骼”,其对土壤的矿质元素含量、
说起土壤,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在中 性质、结构和功能影响巨大。土壤矿物主
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土壤的 要来自成土母质的风化,包括物理、化学
重要更是不言而喻。2013 年 6 月,世界粮 等类型。由于环境温度和水分条件,以及
农组织大会决定将每年的 12 月 5 日作为世 环境介质的 pH 值等因素的差异,土壤中的
界土壤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地球,从 矿物组成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
土壤开始”。土壤安全关系着粮食安全、 土壤液相物质主要指土壤水或溶液。水
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是维系国 分是土壤物质迁移和运动的载体,也是土 影响了土壤生物的呼吸作用。
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那么, 壤能量转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水的不 从人类的生产生活来说,土壤最重要的
你了解土壤吗? 断运动,使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土壤剖面中 价值就是为植物生长提供肥力支持。土壤
在中国,人们认识、利用土壤、改造土 不断迁移与转化,也使得土壤中的营养元 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并
壤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 素才能向植物根际迁移,被植物吸收利用。 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其最重
中就有记载,并概述了九州土壤的某些特 指出,“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即 同时,水也参与了土壤物质反应。土壤水 要的表征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及矿物质。土
征、地理分布及肥力等级等,这是世界上 土通过人们耕作、利用改良而成为“壤”。 的多少,影响着土壤中气体的含量,也就 壤肥力也是土壤的生态环境功能之一。
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记载。而 这种把“土”字和“壤”字联系起来的观点, 土壤的生态环境功能除了土壤肥力外还
是对土壤学概念最早的朴素解释。
在《周礼》中就阐述了“万物自生焉则曰土”, 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 包括其他 4 个方面:①调节水体和溶质流
即分析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也说明了“土” 土壤学概念开始在西欧学者有关土壤与植 动的能力;②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
的本身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 物关系的论述中孕育。从认为土壤只对植 定并解毒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能力;③能
指出:“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二”, 物起支撑作用,到只有腐殖质为植物提供 够储存并使循环生物圈及地表养分和其他
象征着“地之上”与“地之中”。“丨”, 营养,再到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土壤 元素进行再循环;④是支撑社会经济构架
指“物出形也”,具体说明了“土”字的 的矿质养料是植物吸收的主要营养物质”; 并保护人类文明遗产的物质基础。
形象、来源和意义。至于“壤”,《周礼》 从认为土壤是岩石风化过 ! 过程的产物, 土壤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最基
到俄国土壤发生学创始人道库恰耶夫提出 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
土壤是一个独立的具有外部形态和内部特 具有质(即肥力)和量(即面积和厚度)
征的历史自然体,是由岩石风化过程和成
土过程推动的,受母质、气候、生物、地 两方面内容。它不能像其他生产资料一样
形及时间影响的产物。 可以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对之进行空
现代对土壤的定义是:发育于地球陆地 间转移。因此,我们在土壤利用过程中,
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 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程度的改良措施,以
是 地 球 陆 地 表面 的 脆 弱 薄 层(Garrison 保护土壤资源并对之加以持续性地利用,
Sposito, 1992)。或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 这是扩大农林牧业再生产、维护人类生态
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 系统平衡的重要途径。
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赵其国 ,
1996)。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