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學習檔案-3006
P. 75

時間                   發展示意圖                     地區變遷簡述
 七、台中文化創意園區
      前酒廠時期                                          在日治時期的台中市市區改正計畫尚

 學習目標   1890~1916                                    未實施之時,此區是劉 銘傳台灣府城

   了解台中市台中文化創意園區轉型過程                                中心區域內的台灣縣衙西側地區,與


   了解台中舊酒廠的發展歷程                                     縣衙用地 以一小圳溝相隔,往南為頂

   了解釀酒的製造過程                                        橋仔庄自然地貌則是古綠川的下 游

   歷史沿革                                             轉折曲流之南側。

 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佔地 5.6 公頃,前身為創立於 1916 年日治  民營酒廠時         日治時期的台中市市區改正計畫逐步

 時期的民營「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在 1922 年日本政府實施酒類專  期                修改定案及實施之 後,本區的東側由


 賣制度後被收歸官有,1928 年成為當時全台最大的釀酒工場。   1916~1922          赤司酒工場開始經營,後於大正五年

     1945 年台灣光復之後,酒廠兩度更名為「台中酒工場」、「第五                 (1916)改為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台中工

 酒廠」。1947 年政府改菸酒專賣為公賣,由台灣菸酒公賣局接管,                    場;西北側則為海南製 粉株式會社工

 1957 年再度更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中酒廠」。                          場用地。

     隨著時代變遷,及因應台中市都市計劃規劃發展之需,台中酒  台中酒工場              大   正  十   一   年   (1922)實施酒類專賣以


 廠於 1998 年搬遷到台中工業區新廠,留下大片工業遺址與歷史建築。  及台中專賣           後,原大正製酒株式會社 台中工場部

 遺留在園區內的日治時期歷史建築及製油機具設備,是目前全台灣  支局時期                 份被徵收,先設立台中酒工場,後開設

 各酒廠工業遺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2002 年 7 月台中市政府順應  1922~1926       台中專賣 支局,除原有徵收廠房之

 民意將全區登錄為歷史建築 16 棟。逐期發展成為文建會五大文化創                    外,此時期之建設,以臨時廳舍、 宿

 意產業園區之一,並被定位為「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                      舍、大型木造倉庫及鍋爐室為主。


 舊台中酒廠從此由製酒工業遺址活化新生,蛻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  專賣局台中                1926 年以後,改稱專賣局台中支局,

 推動基地。   支局時期                                        此一時期由於產量增加 及化學工業

     台中舊酒廠的存在是日治時期台中市專賣/公賣體制發展的最  1926~1945          化的發展,區內建築物大量擴建,並購

 主要象徵,而酒廠全區依發展時期分為前酒廠時期、民營酒廠時期、                      買海南製 粉株式會社工場用地。古綠

 台中造酒工場及台中專賣支局時期、專賣局台中支局時期及公賣局                       川改道之後,西北側廠區的利用 及交

 時期,各時期地區發展變遷情形示如表一。                                 通出入更趨向完整及便利。











 10                                                     11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