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猪病防治
P. 187

【症状及诊断】
                   1.直肠脱:轻者,直肠在病猪卧地或排粪后部分脱出,可在肛门口处见到圆球形,颜

              色淡红或暗红的肿胀,常能自行复位。若此现象经常出现,则脱出的黏膜发炎,很快在黏
              膜下层形成高度水肿,失去自行复原的能力。随着炎症和水肿的发展,则直肠壁全层脱出,
              可见到由肛门内突出呈圆筒状下垂的肿胀物。由于脱出的肠管被肛门括约肌挤压,而导致
              血液循环障碍,水肿更加严重,同时因受外界的污染,表面污秽不洁,沾有泥土和草屑等,

              甚至发生黏膜出血、糜烂、坏死和继发损伤。此时,病畜常伴有全身症状,体温升高,食
              欲减退,精神沉郁,并且频频努责,做排粪姿势。
                   2.阴道及子宫脱:
                   (1)阴道不全脱出:母猪卧地后阴门外突出鸡蛋大或更大些的红色球状物,而在站
              立后脱出物又可缩回,随着脱出时间的延长,脱出部逐渐增大,可发展成阴道全脱。

                   (2)阴道全脱:不论是站立还是卧地都不能自复,有时伴发直肠脱出,若不及时治
              疗,常因脱出部暴露于外界过久,而发生淤血、水肿、损伤、发炎及坏死。
                   (3)子宫内翻:病猪站立时常拱背、举尾、频频努责、做排尿姿势,有时排出少量

              粪尿。用手深入产道,可摸到内翻的子宫角突入子宫颈或阴道内。病猪卧下时,有时可以
              发现阴道内突出红色球状物。
                   (4)子宫全脱:常常是两个子宫角翻转脱出,脱出的子宫角像两条粗的肠管,上面
              有横的皱褶,黏膜呈紫红色,血管易破裂、出血。子宫脱出时间稍久,黏膜发生淤血、水

              肿,呈暗红色,极易破裂出血。若病猪卧地,黏膜污染后,母猪极易感染,而表现出严重
              的全身症状。如发现过晚,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引起死亡。
                   【治疗】
                   1.直肠脱的治疗:对脱出的直肠,应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下述方法及早进行治疗。

                   (1)整复  先用 0.1%温热的高锰酸钾溶液或 1%明矾溶液清洗患部,黏膜水肿时撒上适
              量明矾粉末揉擦,挤出水肿液,除去污物及坏死黏膜,然后用手指谨慎地将脱出的肠管还
              纳原位。在肠管还纳复原后,可在肛门处给予温敷以防再脱。
                   (2)固定  在整复后仍继续脱出的病例,距肛门孔 1~3cm 处,将肛门做一周荷包缝合,

              收紧缝线,保留排粪口,打成活结,以便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肛门口的松紧度,经 7~10 天
              左右病猪不再努责时,将缝线拆除。或在直肠周围结缔组织中,分点注射 70%酒精溶液或
              10%明矾溶液 5~10mL,另加 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 3~5mL。使直肠周围结缔组织增生,
              借以固定直肠。

                   当直肠脱出过多、整复有困难,或脱出的直肠发生坏死、穿孔、套叠而不能复位的病
              例,可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施行直肠断端吻合术。
                   (3)护理。病初及时治疗便秘、下痢、阴道脱等。并注意饲予易消化饲料,充分饮水。
              手术后喂以麸皮和柔软饲料,多饮温水,防止卧地。根据病情给予镇痛、消炎等对症疗法。
                     2、阴道脱治疗:

                   治疗原则:清除阴道黏膜上沾污的粪土及坏死组织、消炎及整复固定。对于阴道完全
              脱出和不能复位的病畜,应尽早进行整复,并加以固定,防止再脱。
                     (1)准备:病猪取前低后高姿势保定,当怒责强烈,妨碍整复时,应进行一、二尾椎


                                                           180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