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91
三個分議題,進行展示與交流。二十餘位專家學者
提出觀點,釐清概念,借助經典、田野調查資料、
理論等依據,結合當下展開論述。點評人指出文章
的優點,也提出一些質疑和有待改進的地方。
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林觀湖主持閉幕式。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周潤年作總結發言。周教授認為
本次論壇有五大特色:一、會務組服務周到;二、
討論範圍廣,內容豐富;三、發言主題鮮明,觀點
邏輯性強;四、青年學者輩出,三系佛學發展前景
可觀;五、參與的學者廣泛,來自兩岸三地。最 ◆三系佛教修學對話高端論壇合影
後,周教授代表全體與會學者,向為成就本次活動
的工作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
本屆論壇由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主辦;西
藏民族大學藏學所、宗教所,雲南旅港同鄉會有限
公司,中華佛教文化院,華東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
究中心,南華大學宗教所協辦;中緬文化交流基金
會贊助。
以「佛教修學」為切入點更具體對話
三系佛教對話論壇已圓滿召開七屆。前幾次的
論壇側重於探討三系佛教對話的必要性,而本次論 ◆聚焦「三系佛教修學」議題
壇以「佛教修學」為切入點。提及三系佛教論壇的 佛教產生於印度,傳入中國後,經長期演化,
未來規劃,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張曉林表示將 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張國良教授認為
繼續尋求合適的切入點,回歸佛教本身,進行有效 中國佛教文化的發展和信仰的弘化,需要根據時代
的學術對話。 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全面不斷地改革創新,順應
國家社會的文化環境和習俗,民族民眾的文化認知
和精神需求;需要培養湧現德慧雙修、學理兼備的
傑出人才。新時代的佛教人才要深刻把握佛教經典
精義,中華文化底蘊和時代發展要求,並有機結
合、有效創新。
咸陽古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見證了中國佛教
發展及中國化的重要過程。貞觀之治期間,中國佛
教界出現了玄奘大師和六祖慧能大師。玄奘大師西
行取經,譯經千餘部,為中國佛教思想和理論的深
化奠定了根基。六祖慧能大師創立的禪宗是佛教中
國化的又一次飛躍。是次在咸陽召開三系佛教修學
◆唐卡展 對話高端論壇可謂意義重大。 鏡
2018年5月 鏡報月刊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