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2017.06.13翡翠森林銷講資料_Neat
P. 3

一.整體環境發展





                     1. 歷史沿革



                        17 世紀大航海時代以前,平埔族西拉雅系臺窩灣社(Taioan、Taiouan
                   Taivuan)即已濱臺江而居,以漁獵、農耕維生,後來「臺灣」之名即由此而來。1624

                   年,荷蘭人進入臺南,建立殖民政權,以擴大貿易獨佔權,先後興築熱蘭遮城(今安
                   平古堡前身)與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前身),作為堡壘、長官住所,與發號施令的
                   行政中心。
                   1661 年 4 月,鄭成功(1624-1662)率領 400 艘軍艦、2 萬 5000 兵員轉進臺灣,圍

                   城迫使荷蘭簽下降書,建立明鄭王朝,以臺灣為東都,設承天府,以普羅民遮城為府
                   治,另以新港溪為界設兩縣:天興縣設治於佳里興(佳里區),管轄現今嘉義以北的
                   地方,萬年縣設治於二層行(仁德區),管轄現今高雄以南的地方,並且將熱蘭遮城
                   改為安平鎮,並分兵屯墾,獎勵農耕,開拓南臺灣。1664 年,鄭經(1643-1681)重新

                   規劃行政區域,將東都改為東寧,天興、萬年 2 縣升為州,並於南北路和澎湖設安撫
                   司,同時將承天府分為 4 坊,分別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皆在現今臺南市
                   區),另外規畫 24 里,分布於現今臺南市及高雄市。
                      1683 年(清康熙 22 年),清政府派遣施琅(1621-1696)率領戰船 200 餘艘、官兵

                   2 萬餘人攻打臺灣,鄭軍大敗於澎湖,臺灣從此歸清版圖。翌年 4 月,設立臺灣府,府
                   治設於東安坊,隸屬於福建省管轄,廢天興州、萬年州,將之改為諸羅縣、臺灣縣與
                   鳳山縣,隸於臺灣府管轄。其後,雖因治安與國防考量,而於 1723 年(清雍正元年)
                   增設彰化縣、1731 年(清雍正 9 年)再設噶瑪蘭廳。

                      1894 年(清光緒 20 年),清日「甲午戰爭」,翌年,清國戰敗,將臺澎割讓給日
                   本。日本治臺之初,參照清領末期舊制,將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改為臺北縣、臺
                   灣縣與臺南縣;臺南縣所轄包括現今的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等縣市。其後
                   多次變革。

                      1945 年(昭和 20 年)8 月 15 日,日本無條件投降,10 月 25 日,國民政府臺灣行
                   政長官公署陳儀來台接管臺灣。翌年(1946)1 月 7 日「臺南縣」成立,除原屬臺南州
                   之臺南、嘉義兩市劃出獨立為省轄市外,其餘原屬臺南州下的 10 郡,仍為臺南縣轄
                   域,並改郡為區,改庄街為鄉鎮;繼則將水上、太保 2 鄉劃歸嘉義市、安順鄉編入臺

                   南市,並增設林內、麥寮、褒忠、東勢等 4 鄉,復將原阿里山番界改設吳鳳鄉,縣治
                   設於新營,市治則設於臺南市區。
                      1950 年(民國 39 年)10 月 25 日,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易大縣制為小縣制,今日
                   臺南的範圍,縮為八掌溪以南、二仁溪以北之地,原臺南縣部分轄有新營、曾文、北

                   門、新化、新豐等 5 區 31 鄉鎮市,其餘為臺南市範圍。



                                                            1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