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群书治要分享一_Neat
P. 50
是孔子与他一问一答的形式。而且曾子的学生中有一位特殊的人
物,就是孔伋,被称为述圣,他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作《中庸》
一书,继承孔门的心法,而后再传给孟子,就是大家熟悉的亚圣。
可以说,从孔子到曾子,再到孔伋、孟子,四代圣人,都是一
脉相承的。儒家文化达到顶峰。离不开人的弘道之力。
曾子的学问从哪里来?
孔子说自己并不是圣人,并非生而知之,只是好学而已。曾子
的学问也是一样学来的。
他是怎么学的?就是反复的察验自己做到了忠信和按照老师
的教导去做了没有。曾子的一生,就是在不经意的日常言行之间,
甘于学道、行道,造就了自己和下一代两代圣人,为万古传慧灯。
天下有两种人最容易成为圣人,一是上智,这种人智慧不凡,
其实也是千锤百炼才有的智慧。二是下愚,这种人看似无知,其
实也是经历了千锤百炼,到了鱼跃龙门的关头,变得似乎无知,
只要有人点破,就能知透。
近代有一位圣人名曾国藩,他少小愚钝,累试不第,一开始记
性还不好,脾气又大,还有表达障碍,可是他却每天坚持作文一
篇,练记忆力,控制脾气,提高表达能力,没有一天放弃过,从
不以圣贤自居,最终把弱变成强,靠的是自己的勤劳,俭朴,静
观,多练, 终成一代圣人。他的功德言教,不输孔孟。
我想成圣成贤的路是永远不变的。这也是我们要向古圣先贤学
习的原因。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