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實習手冊 一版_Neat
P. 3

主任的話




                        許多人都誤解念哲學的孩子只會動腦空想、跟社會無法連結。如同我每年

                   在家長說明會跟新生家長及學生說明,我們的未來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不是被
                   控制在就讀的科系。技能可以隨時學習,但是教育體制卻一直忘了讓學生好好
                   培養的就是能力,因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用害怕找不到工作。可是,甚麼才是
                   有能力?是觀察社會、分析議題、解決問題,這三個步驟講起來很容易,但是

                   放在如同展示場的社會裡,卻看不到受過教育後的孩子們該有的表現。



                        應用哲學系強調哲學訓練的社會應用,此話也不代表我們的孩子們職涯發
                   展的保證,因為沒有一個科系可以保證學生的未來。未來的道路是他們自己走

                   的,就得自己離開舒適圈去摸索。少子化的影響讓學生一直到大學畢業前都還
                   在舒適圈埋怨社會和大人們的不是,卻忘了自己將要踏入社會,也要變成下一
                   代口中「討厭的大人們」。所以,我希望應哲系的孩子們可以走出舒適圈,體
                   驗真實的社會,調整自己溝通的能力,表達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擁有將

                   他人視為「夥伴」的態度。短短的一個暑假,或許無法帶給應哲孩子們真正的
                   社會工作氛圍,但是別忘了,你們畢業後有無數個「暑假」在等著你們,迎接
                   你們的是一段人生。




                        台灣已經充滿太多在公領域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二分思想,這樣永遠都無
                   法合作解決攤在大夥面前的問題。台灣也已經充滿太多在私領域無法承受的壓
                   力,不擁抱這樣壓力,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可以走人生道路的下一
                   步。所以,我希望應用哲學系的孩子在公領域和私領域都是可以自我成長,都

                   是可以不斷檢討自己、挑戰自己的社會所需人才。





                                                                            應用哲學系  杜嘉玲主任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