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Mi Luz
P. 2

2017.02.24 星期五  晴   讀中文系的人
                        老師說,以前鄰居問她讀哪裡,母親就會大聲而驕傲地說「成功大學」,然
                   而當對方繼續追問讀什麼科系的時候,母親的氣勢瞬間消逝,小小聲地說出
                   「歷史系」三個字,彷彿這個系端不上檯面。
                        這當然是玩笑話。然而,這並不代表這種事情只存在於笑鬧中。我就能感

                   同身受。因為我是念中文系的人。
                        或者,更精確地說,中文系其實又比歷史系更抬不起頭。畢竟生長於這塊
                   土地的人,幾乎打小就說得一口流利中文,學校也強迫大家研讀文言文、背誦

                   詩詞。
                        「所以,讀中文系有什麼用?」他們在得知我念中文系之後的表情,似乎
                   總是隱隱帶著這種微妙的輕蔑。(雖然如此,但他們又會在遇到生字與文言文時
                   湊過來,這時候就會想要問:「你不是看不起中文系嗎?」或者更好的辦法是,
                   乾脆而友善地把《說文解字》遞過去。)

                        雖說大人們總是喊著職業不分貴賤,科系不分好壞,近年來也打著適性發
                   展的名號,鼓勵學生探索興趣,擇其所愛,然而,「以後不讀書就會在大太陽底
                   下做工」、「文學院沒出路啦」、「成績這麼好,就應該拚拚看醫學系啊」這些清

                   楚分割工作、科系高低的話語,也在另一個時候不經意地自他們的嘴邊溜出
                   來。
                        因而,榜單貼在最前頭的,一如往常只有醫學系。先國立,再私立,亙古
                   不變的道理。
                        因而,學生也會自動自發地把科系分門別類,畢竟學生總是善於分類──

                   無論是分出自己在班級中的階級,又或是那些有前途的科系。
                        也許是受到這種價值觀的潛移默化,就連我自己都無法打從心裡為中文系
                   驕傲。我總是神經質地在別人開啟話題之後,先行強調是我自己選擇的,並不

                   是走投無路,為了沾上一點所謂名校的光,才填了中文系,而是打從一開始就
                   沒瞧過商學院和法學院。雖然這樣也不能改變事實,我畢竟是選了一個不怎麼
                   光彩照人的科系。
                        而維持成績的光鮮亮麗,就是我用以反抗的手段。雙主修外文系,或是投
                   稿,或是做任何其他的事情,也許都只是試圖證明自己罷了。由於這個科系被

                   標籤成無用,我唯恐不及的想證明自己的有用──至少證明我也許有一點點才
                   能,證明就算這樣過完四年,我也不會變成一個不學無術的人。
                        但是,另一方面,也為了這樣的自己感到愚昧。明明知道中文系並沒有不

                   好,也絕對不是用來騙取文憑的地方,卻還是匍匐在世俗價值之下。
                        而且中文系也並不好讀。上學期,老師當成玩笑說出來的案例,恰好佐證
                   了中文系的艱深。
                        那是一個醫學院的學生,為了不讓自己被退學,聰明地選了一堆中文系的
                   專業課程,想要以此做為最後的王牌。然而事與願違,最後他仍然走到退學的

                   結局。由於中文系的課全部都被當掉,提前了不幸。




        1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