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反假货币知识测评在线电子教程
P. 40
反假货币培训考试实用教程
三、造币材料
硬币由于其材质为金属,具有耐磨损性能好、流通寿命长的特点。目前世界上硬币
常用的材料主要有:金、银及其合金,铜、铝、镍及其合金,不锈钢,钢芯镀铜,钢芯
镀镍等。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共生产发行了 14 种流通硬币,使用的材料有:铝
合金、黄铜、白铜、铜包钢、镍包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一)铜包钢
铜包钢是 20 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造币材料,欧元、英镑和港元上均使用了
这一材质,同时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货币上也有使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第五套
人民币 5 角硬币采用了铜包钢这一新兴材质。
(二)镍包钢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造币业的对外技术交往日趋频繁,引进了新兴的造币材料——
钢芯镀镍(也称镍包钢)及其技加工工艺,通过引进吸收的方式确定了这一满足中国大
规模流通的材质,并使用在 1992 年开始发行的 1 元硬币上,第五套人民币硬币的 1 元
币也沿用了这一材质。
(三)铝合金
铝合金是新中国造币材质中的常青树,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加工性能和耐蚀性能比
较好,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的国家比较多。但随着高面值硬币的增加,由于铝的
材质较轻,所以目前大多数国家已经不再生产新的铝合金硬币。第五套人民币硬币中,
1 角币是低面值硬币,从生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早期的 1 角仍沿用这个材质,2005
版 1 角币采用的是不锈钢材质。
第四节 假人民币类型与特征
假人民币是国内少数犯罪分子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手段模仿真人民币的特征非
法制作,并通过各种方式投放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综合各种假人民币的
主要特征和制作手段,可以把假人民币的类型归纳为伪造币和变造币两大类。
一、伪造币的定义及分类
伪造币是指按照真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造的假币。根据伪造
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机制假币、彩色打印假币、复印假币、拓印假币、手工描绘假币、
手工刻印假币、照相假币等。
二、伪造币的制作手段
(一)机制假币
机制假币是指仿造真币原样重新制版后采用机器印刷的假币。其制版方法一般是手
工或者机械雕刻制版,或利用照相、电子扫描分色、激光照排制版,在中、小型印刷机
上印刷。这类假币是目前数量最多的一种,其仿造效果逼真、生产量大,容易扩散,所
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最大。
(二)彩色打印假币
彩色打印假币是指利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后裁剪而成的假币。近年来,扫描仪和彩色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