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毕业论文
P. 92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届硕士学位论文
表 3-11 正交试验综合评价
综合
提取时间 出膏率 萃物率 含量
组别 加水量 提取次数 空白 结果
(min) (%) (%) (mg/g)
(%)
1 10,8,8 1 30 1 56.9 47.86 63.07 57.2
2 10,8,8 2 45 2 100. 72.71 86.90 100.
3 10,8,8 3 60 3 96.3 100.0 100.0 97.5
4 8,6,6 1 45 3 51.8 40.46 55.24 52.0
5 8,6,6 2 60 1 84.1 78.40 93.98 84.9
6 8,6,6 3 30 2 94.3 67.73 94.67 94.4
7 6,4,4 1 60 2 42.8 28.67 47.02 42.8
8 6,4,4 2 30 3 71.3 49.51 65.08 71.2
9 6,4,4 3 45 1 85.4 66.53 78.25 85.6
K1 7.79 4.65 6.81 6.96
K2 7.07 7.83 7.26 7.25 直观分析:B>A>C
K3 6.10 8.48 6.88 6.75 最佳组合:A 1B 3C 2
R 1.63 3.83 0.45 0.503
表 3-12 综合结果方差分析
因素 偏差平方和 自由度 F 比 F 临界值 显著性
加水量 4.280 2 0.566 4.46 不显著
提取次数 25.24 2 3.337 4.46 不显著
提取时间 0.353 2 0.047 4.46 不显著
误差 30.26 8
表注:* p<0.10
由以上综合分析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因素 B 即提取次数为最大影响因素,
因素 A 即加水量为次要影响因素,而因素 C 煎煮时间显示,煎煮时间过长可能
反而抑制成分的煎出。综合表 3-11 所得结果,最优工艺应为 A 1B 3C 3,也即是第
三组实验的煎煮方法,故确定最优工艺为 A 1B 3C 3,即加水量为 10,8,8,煎煮
次数为 3 次,煎煮时间为 45 分钟。
3.3.1.2 正交试验样品薄层色谱分析
正交试验各组样品的薄层色谱如图 3-6。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