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105年雙和癌症中心年報三校
P. 19

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
                                                                                             癌症中心年報






 頭頸癌                                        頭頸癌團隊特色








 多專科診療團隊                目前已知抽煙、喝酒、嚼檳榔是造成口腔癌的重要危險因子。而口腔癌的


                  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口腔黏膜的正常細胞演化為癌細胞,往往會經歷過度或潛

                  伏的演變,若能藉由一些癌前病變的徵兆提早被發現,儘速戒除危險因子,則

                  可降低病程的發展。


                        根據國健署提供資料顯示,民國 103 年國內口腔惡性腫瘤的病理型態以鱗
                  狀細胞癌為多、鼻咽惡性腫瘤的病理型態以非角化鱗狀細胞癌最多、主唾液腺

                  惡性腫瘤的組織型態以黏液表皮樣癌最多。全國口腔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

                  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 7.37%;當年因此口腔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

                  瘤死亡人數的 5.89%。發生率的排名在男性為第四位、女性為第十五位;死亡率

                  的排名於男性為第四位、女性為第十七位;好發於中壯年之男性。全國鼻咽惡

                  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 1.58%;當年因此鼻咽惡性腫瘤
  ● 團隊介紹:
                  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 1.47%。發生率的排名在男性為第十二位、
 召 集 人:耳鼻喉科 陳聰明 醫師
                  女性為第十八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十一位、女性為第十八位;好發於青、
  ● 核心成員:
                  中壯年之男性。
 耳 鼻 喉 科:李飛鵬 院長、陳聰明 醫師、趙品植 主任、王興萬 主任、孫 強 醫師
    巫承融 醫師、陳美茜 醫師、林以志 醫師、李威翰 醫師
                        雙和醫院頭頸癌治療團隊,在耳鼻喉科陳聰明醫師的帶領之下,自民國 98
 口 腔 外 科:黃金聲 醫師、賴泓璋 醫師
                  年 7 月結合放射腫瘤科、血液腫瘤科、整形外科、口腔外科、病理科、放射診
 血液腫瘤科:蘇勇誠 醫師、鄭偉宏 醫師
 放射腫瘤科:蔡若婷 主任、蔡易杰 醫師  斷科、核子醫學科、身心科、營養師與個案管理師一同組成跨科部治療團隊,

 整 形 外 科:張舜程 主任   在團隊的密切合作之下,自診斷、治療、追蹤三階段,結合多專科的合作幫助
 放射診斷科:龔國倫 醫師、李坤豫 醫師
                  患者完成相關治療,本團隊定期召開制定頭頸癌各部位治療準則會議,凝聚治
 病 理 科:李偉華 主任、李啟弘 醫師、陳柏榕 醫師
 核子醫學科:楊哲銘 主任、林虔睦 醫師  療共識、每兩週召開多專科團隊會議,討論案例之腫瘤分期和治療策略等。並
 身 心 科:李耀東 醫師     在 104 年加入復健科醫師與專業的語言吞嚥治療師,協助患者訓練說話及吞嚥,

 復 健 科:林育如 醫師
                  使其能維持生活之品質,進而增進患者重入社會與人接觸的信心。
 社 工 室:金姍明 社工師
 營 養 室:林宛儀 營養師

 癌 症 中 心:何豫涵 個案管理師

  ● 團隊會議時間:每個月第一、三週 星期三下午 17:00~18:00





 16                                                                                                              17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