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105年雙和癌症中心年報三校
P. 40
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
105年報 癌症中心年報
五、100 - 104 年鼻咽癌存活率(N=89) 叁、民國 105 年診療指引遵循率(Class1-3)
遵循 未遵循 診療指引
癌別 原因分析
人數 人數 遵循率
1 名病人害怕治療副作用拒治療。
1 名病人要求先打化療,待腫瘤縮小及心理建設好後,才願
手術。
口腔癌 44 48 92%
1 名病人兒子即將結婚,要求先打化療,待兒子婚後才願手
術。
1 名病人術後應做 CCRT,但病人拒作 RT,只願接受化療。
1 名病人因年紀大 (89 歲 ) 拒治療。
鼻咽癌 20 22 91%
1 名病人拒化療,要求使用標靶。
口咽癌 12 14 86% 2 名病人害怕治療副作用拒治療。
下咽癌 18 19 95% 1 名病人無法配合檢查聽力。
喉癌 11 11 100% NA
肆、口腔癌核心測量指標
年度:105 年
口腔癌指標名稱 (106 年版 )
1-3 月 4-6 月 7-9 月 10-12 月 整年平均
治療 -1A
● 分析:
依照口腔癌病人頸部淋巴腺手術病理報告中紀
指標名稱 100% 100% 100% 100% 100%
本院鼻咽癌患者共 89 例,第 II 期 19 人有中 1 人死亡,此位病人在外院接受化療、本 錄淋巴腺莢膜侵犯情形 (ECS) 的比率。
院接受放療,治療結束後於外院接受後續追蹤及檢查,故影響本院第 II 期存活率。第 分母中,任何一處頸部淋巴腺莢膜有侵犯情形
分子 (ECS) 的人數。 8 7 7 5 27
IVA 期 17 人中死亡人數 5 名,其中 2 人合併有遠端器官轉移、3 人年紀大,故使本院
IVA 存活率低於 IVB。 分母 口腔癌腫瘤接受頸部淋巴腺切除手術而確定有 8 7 7 5 27
轉移的人數。
本院鼻咽癌存活率:第 I 期約 87.5%;第 II 期約 94.7%;第 III 期約 87.5%;第 IVA 期 治療 -1B
約 70.6%;第 IVB 期約 81.3%,依此可知,本院鼻咽癌治療效果佳,整體存活率不錯優
口腔癌腫瘤接受頸部淋巴腺切除手術而確定有
於全國。 指標名稱 轉移的人,其病理報告,紀錄所有頸部淋巴腺 100% 100% 100% 100% 100%
莢膜都沒有侵犯情形的比率。
分母中,所有頸部淋巴腺莢膜都沒有侵犯情形
分子 7 6 7 5 25
的人數。
口腔癌腫瘤接受頸部淋巴腺切除手術而確定有
分母 7 6 7 5 25
轉移的人數。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