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義醫精誠第五期
P. 15
義醫精誠。第五期
科學中藥和水藥會比較偏愛用哪個?還是依病
人的需要?
我個人傾向用科中,理由是科中人人吃得起,
但是架構在這個基礎之下,科中有些部分必須
脫離傳統水藥的開法,因為它的複方是只能加
不能減,所以很多人開了很多方,疊方疊一疊
結果最後君藥是甘草,但是使用科學中藥之
後,有人認為思維邏輯會與以往不同,因為有
些人把複方當作一個單味藥用,也有這種派,
所以我訓練我的醫師,其實希望最多開兩個方
而已,接下來用單味藥,我認為這種學法未來
可以學一些東西,還可以開水藥,否則現在有
很多醫生只會開科學中藥,水藥都不會開了。
就小孩子而言,開科中比較簡單,較易服用,開水藥的話現在父母煎煮不方便,但是也有患者堅持要
開水藥,因為水藥效果比較快,小孩子比較喜歡喝水藥,不喜歡吃科學中藥。基本上水藥使用在內科
疾病疑難雜症、不孕症,或放化療後需要快速提升白血球紅血球,此時水藥的力量會較快。所以,考
量兩點,第一點是經濟上,第二個點實際上的療效,實際上的療效我覺得急重症使用水藥確實是優於
科學中藥,科學中藥因為廠商成本的關係,賦形劑越加越多,所以要開得很重很重,效果也不見得理
想,這個狀況下就會考慮開水藥給患者。
病患為小孩或成人,在看診上會有什麼
差異嗎?
比起成人,我覺得看小孩比較有難度。因為看大人容易收集資料,但小孩能收集的資訊很
少。所以自古來說,小兒是啞科,基本上嬰幼兒不太會講話,而且能看到的東西也很少,
所以必須對診斷的key point抓得很精準。小孩子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如果方向抓對
了,就跑那個方向,如果抓錯了,就跑到另外一個方向;小孩子臟器輕靈,易於康復,因
此如果方向抓對的話,小孩很快就好了,會很有成就感;但是如果方向抓錯了,就會有很
大的失落感。所以開兒科就是四個字-膽大心細。心要細膩才能抓住蛛絲馬跡,用藥則要
膽大,有效的話三天內就會見效,對或錯很快就能見真章。除非有些遺傳疾病、先天性疾
病,這種東西是比較難的,容易令人挫折。例如腦性麻痺、癲癇,有些證真的不好處理,
西醫也不容易處理,這時我們要耐住性子,陪小孩子慢慢的成長。中醫確實有幫助,只是
速度是慢的。我們也可以多陪伴家人,多給一些心理諮商和信心,談一些案例,讓他們了
解小孩子是無窮希望的,慢慢地陪著家長走過。一般而言,用藥特色是小孩子勿忘養陰,
老人家勿忘養陽。老人與小孩有共同點,都是虛的,只是虛的地方不大一樣。另外用藥要
注意的是,至少能讓小孩子吃得下去,所以兒科醫師開的藥都會滿好吃的。在中醫的醫理
上,小孩子與大人是一樣的,但是虛的地方,也就是弱點(weak point)不太相同。剛剛說
小孩子是三有餘四不足,虛的地方跟大人是不一樣的。疾病多從虛的地方切入,所以如果
有掌握小孩體質的特性的話,看病是不難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