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十週年紀念 電子書
P. 77
2009 年,正值個人「學術休假」期間,一日突然在家中接獲
大師來電,說要親來舍下拜訪,一介凡夫如何擔當得起。趕緊回說:
大師、佛教學院與我 「豈敢勞動大駕!」於是彼此相約到佛光山台北道場會面。事實上,
文/現任院長萬金川教授 能與佛光山結緣還是因為當年南華大學初創之際,個人和不少大學 【佛教學院成立緣起】
時代的好友相偕南下,共襄 大師辦學的盛舉。並且任職期間更蒙
大師暨惠師父不棄,出任佛光山委託南華大學辦理的佛教研究中心
主任一職。其後由於人事更迭,繼任者雖然銳意於校務的整頓,但
是個人始終覺得此際的南華大學已然與當年創校的理念漸行漸遠,
於是就毅然決然揮別了南華五年的歲月而前往中央大學中文系擔任
對中國教育史和西洋教育史略有所知的人大概都知道,宋代興 教職。
起的書院原初是由禪院慢慢脫胎而來,至於今天普設於世界各地的
世俗大學,其前身則是從歐洲中古時期的修院逐漸演化而成。
國際知名的高等學府,不論是英國的牛津與劍橋,或是美國的
哈佛與耶魯,在這些學校的建制之中都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神學院,
而這種設置不僅僅在於標榜高等學府之中應有的求道精神,更有其
昭示莘莘學子一個明確知識方向的深遠意涵。
2018 年佛教學系教師共識營蒙大師接見。(佛光山)
依照約定的時間,個人便前往佛光山台北道場拜謁 大師。一
俟個人坐定, 大師劈頭的第一句話就說:「萬老師當年你離開南
華,真是南華的損失!」我便回說:「老闆固然有挑選夥計的權利,
可夥計也是有要跟隨哪位老闆的權利。彼此既然道不相同,自然便
2016 年佛教學系期初共識營。(冬山香格里拉)
難與為謀了。」接著 大師便開門見山,直接說明了約見我的用意。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