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test
P. 5
圖片提供:Pixabay
寒露溫降
風颱無人知
TEXT、PHOTO:臺灣大學氣象團隊林得恩博士
冬
春秋
寒露(國曆10月8日或10月9日)是二 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令,是個 屬於深秋的節令;但這並不表示天氣會像冬 天一樣寒冷。這個時期,最大的變化就是天 氣型態已從原先的南來風系,逐漸轉為偏東 北風;平均而言,風速也會較之前來的大。 根據過去30年的氣候統計資料來看,「寒 露」節氣前後2個月相比,臺北平均風速就 增加0.5m/s,臺中增加0.2m/s,恆春增加 1.3m/s,外島澎湖甚至增加1.6m/s(圖1)。 清淡涼爽的東北季風,讓我們慢慢遠離夏天 難熬的酷熱,在進入真正寒冷的冬天前,這 一段日子可以說是「有風、不熱」最舒適的 天氣。
但是,「寒露」節氣的主要風系已慢慢
圖1:統計1981-2010年臺北、臺中、恆春及澎湖逐月平均風 速分布圖。
轉為東北風,早晚的溫度也開始會有些偏涼。 有句俗諺「露水先白而後寒」,它的意思就 是說,經過「白露」節氣後,氣候將從初秋白 茫茫的露水涼意,轉為深秋的令人感到幾分寒 意;尤其是早晚要注意添加衣物,避免著涼。
在「寒露」節氣階段,水稻已進入黃熟期 (圖2)。早期農夫們常說「稻那出不齊,牽 牛就加犁」,意思就是說,能不能收成,就得 看這時的稻穗是否長得飽滿、長得齊;萬一發 現有稻穗零零落落又不整齊的話,農夫們只好 忍痛將之耕鋤掉,避免成長不好的稻子影響到
整片稻田的生長,只是這樣一來,冬天的收成 肯定會受到影響。漁撈海捕方面,因為海水溫 度慢慢減低,東部蘇澳沿海有適合溫帶的白帶 魚可捕獲。另一方面,此時也適逢「大閘蟹」 的盛產期,饕客可得把握節氣時機,好好品嚐 一下大閘蟹的鮮美滋味。
七十二候是中國最早結合天文、氣象、物 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與二十四節氣息 息相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則提到:「九 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較「 白露」節氣時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潔 白晶瑩的露水,即將凝結成霜。「寒露」露水 經由清晨降溫過程,凝結成霜,範圍更大。
俗話說得好:「白露水,寒露風」,指的 是根據過去農耕的經驗,白露日下雨,則寒露 日會有颱風。這又提醒我們有一句俗諺:「九 月颱,無人知」,它的意思是,雖然農曆九月 已不算是颱風最多的季節,但大家還是要有防 颱心理準備(圖3)。因為有時颱風會在毫無 預警的情況下來臨,所以提醒大家還是要有危 機意識與風險管理,提高警覺、預先防範,將 颱風天災可能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夏
圖2(上):「寒露」節氣階段,水稻已進入黃熟期(圖片來源:https://morguefile.com/photos/morguefile/4/rice/pop) 圖3(右):「九月颱,無人知」,雖然農曆九月已不是颱風最多的季節,但防颱心理準備還是不能鬆懈。(圖片來源:日本氣 象廳,JMA,http://agora.ex.nii.ac.jp/digital-typhoon/reference/monthly/oct.html.ja)
8 水土保持季刊.2018.09 Autumn NO.23 節氣智慧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