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客家政策20年藍皮書
P. 12

010 客家政策 20年藍皮書
引領前行的客家力
 (一) 奠基、拓展、深 化──從「隱形 客家」到「無處 不客家」
民國 76 年政府宣布解嚴,成 為臺灣社會運動遍地烽火的開 端,而客家運動無疑是其中最 為崢嶸的一股洪流。
客家族群在臺灣已有數百 年,歷經清朝閩客移墾撫原、 日治皇民化運動與戰後「大中 華文化復興」年代,使得早已 落地生根的原、客、閩等本土 族群,均不免受到來自各時期 統治階層的壓抑。就在那個獨 尊國語、罷黜母語的漫長歲月 裡,原本就占少數的客家語言 和文化,幾近泯沒於歷史的煙 塵之中,既模糊了過去的榮光, 也看不到未來的前景。
直到上世紀 80 年代,臺灣客 家運動沛然勃興......
由下而上,本土客家運 動民間萌發
細數 20 世紀臺灣客家運動的 發展,與臺灣的民主化和本土 化緊密相依。早期以務農為主 的客家人,在臺灣農運和土地 運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時 以臺中東勢山城區、高屏六堆 及新竹丘陵區為基地的農民聯
盟系統成員多為客家人,引領
1980 年代後期的「三一六」、 「四二六」、「五一六」、「五二 ○」等一波波農民運動事件。 時至 1990 年代,高雄美濃客家 庄頭以民間團結自發的社區力 量,成功擋下「美濃水庫」的 開發,保留了「黃蝶翠谷」的 原生態,也讓關注鄉土與環境 的力量四溢擴散。即便追溯至
民國 77 年還我母語運動成為臺灣客家族 群意識覺醒的開端。(攝影 潘小俠)
此前的戒嚴時期,許多客家先 驅也都是爭取民主自由的反對 力量中堅,影響深遠的「中壢 事件」即為代表之一。
在解嚴前後的社會運動浪 潮中,長期蓄積的「臺灣客家 運動」能量也開始次第迸發。 1980 年代以臺灣為主體的客家 相關論述開始出現,就在民國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