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IMC3月刊-電子書
P. 14

「沒有行不行



                                                只有要不要」


                                                                          王棟用
                                                                          王棟用
                                                   訪翔崴建設副總經理
                                            全國事務理事/登山社社長                                               先生

                                                                            社刊編輯理事 曾玉慧 採訪




               社友王棟用先生,新竹大道搬家公司的董事長,公司標榜:「每一次的搬家,
             對每一位客戶及公司,都是非常重要的互動關係,對品質的堅持,將建立在客戶

             口碑中」。近年轉投資,成立「翔崴建設公司」,在建設公司林立、營造商良莠
             不齊的大新竹地區異軍突起,與善意建築推手陳光雄建築師,及日商台灣松下營

             造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松下大道]建案,希望藉由台灣松下營造之高標準、
             高品質、高嚴謹的管理下,打造出指標代表性的優質建築,成就一棟竹北自強北

             路上最亮眼的建築物~松下大道,而其企業的理念就是:凡是「沒有行不行」,「
             只有要不要」擁抱夢想、實踐夢想的你!



               大道搬家小心翼翼地將顧客委託的物品,安全送達目的地,無論是精緻搬家、

             經濟搬家、公司搬遷、工廠遷移、倉儲,都以十分公道的價格與高效率的服務,
             為客戶盡心盡力。松下大道也一樣,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那麼,公司背後的掌舵者是為什麼樣的人物?



             大台北裡的鄉下人

               王棟用,台北人,1963年出生在佃農家,上有四位姐姐,下有一位小自己
             四歲的弟弟,住家在國父紀念館附近,印象中的紀念館很美,建築物很特別,青

             山綠水,還有綠油油的草皮,年少聽說附近土地每坪5萬多元時,他曾經吃驚地
             認為是天價,哪能預料時至今日,早已飛騰到每坪四、五百萬。



               三七五減租前後,父母向地主租耕三甲地,後來租地被收回,地主拋售了

             近半,從地主那分到了一間小房子作為補償,這棟房子直到現在都還保留著,目
             前是自己的建設公司的服務處。身為長子的他,小小年紀就很懂事,國小六年級







































 父親病故前,為了幫忙家計,就必須協助下田插秧割稻、種菜養豬等差事,父親  認識了從事土地代書的玉霞姊,兩人交往4個月後就決定結婚,26歲成家、29歲  應酬的活動,第三屆時加入,第四屆獲邀成為候補理事、登山會會長,第五屆的
 病故後,更是輕鬆不得,貧苦孩子早當家,在家是棟樑,在校也是幹部,由於國  初為人父,成家立業,當時有月收入可達三、四十萬的好業績。然而就在少年得  全國事務理事,慢慢進入社團的幹部圈,不斷地向社友們學習。

 小國中的他,長得身強體壯,常被選為班長、糾察隊長。因為父親的死和抽菸有  志下,操作手法越來越冒險,以代墊款來搶客戶、搶時機,業績十分火紅,結果
 關,所以他自己一輩子不抽菸,也痛恨別人不愛惜健康,學生時代如果發現同學  遭到了上級打壓,收回授權,所有代墊的款項完全無法回收,面對高達2千萬的    未來2017年更是學習的一年,建設營造的一年,會很忙碌,也會大成長,

 背地裡偷抽菸,他一定出言勸告,對方如果態度惡劣,他還會甚至還會動手教訓  鉅額債務。有半年左右,他日以繼夜地賺錢還債,開計程車、餐廳端盤子,大清  人與人之間的付出一定要真心,沒有預設立場下,往往可以得到自己意想不
 他。  早開著丈人的舊貨車到產地收農產品,四五點先賣登山客,簡單吃過早餐,八點  到的、更甜美的果實。
 前到趕早市,然後賣過路客,中午休息一下,黃昏市場開市前,先在路邊叫賣,

 與「運送」結的緣分  然後在黃昏市場賣到晚上。日復一日,任憑風吹雨打,嘗盡人情冷暖。    人生的座右銘是:

   幼年喪父,早早就必須當家作主,第一份工作是16歲時騎著機車為商行
 送米、送飲料,16歲當然是無照駕駛,但似乎是天生的本能,無師自通下,完  回到老本行

 全靠自己摸索出開車技術,機車、汽車,甚至後來的大貨車,都沒有難倒他。報    生命的河流永遠不會是直線,來到了轉折點。開貨車的專長,讓他找到了貨
 名駕訓班,只是買節數,就直接參加考試。他說,家裡有父有母的孩子,可能凡  運行司機的工作,一開始是協助送冰箱的靠行,幾年後在台北以25萬創業,有了

 事還有長輩協助決定,甚至被安排所謂出路,但是他這一生就只能注定只能自己  自己的行號:「大道起重」,然後89年時再向交通部申請「大道搬家」。
 幫助自己。
         到新竹發展,是因為與德國某家家電公司長達13年配合協助送冰箱等,每週

   擁有大貨車駕照這項專長,在服兵役時,成了他的一張通行護照,本來可以  都必須跑新竹2、3趟,因此才決定開拓第二服務區。棟用兄說,一般同行總會相

 留在本島或分發到更輕鬆的單位,只是沒有任何身家背景下,輪不到好的職缺,  忌,利潤不願共享,但是他個人非常願意與其他同業聯盟,並做整合資源,共享
 最後被派遣到馬祖離島南竿的旅部連。有一次人高膽大的他,開著補給車運送15  利益。

 罐煤油桶上山,穿越陡峭險峻的山路,達成任務時,長官十分吃驚是何人所為!
 還好心提醒他回程要小心,結果是因為趕路下山,天黑視線差,貨車陷入山溝,  事業再轉折

 最後是動用戰車才拉起來,此舉雖然讓他受到了懲戒,但也讓他一舉成名,成了    玉霞姐一直留在土地代書業,幾年前有一機緣再度投資房產業,日本松下建
 部隊長官的寵兒。據說當他到北竿受訓,被北竿師部的師長(官拜少將,是旅長  設公司在台北以精裝豪宅的建案打出好成績,也希望在台灣其他縣市有代表作,

 的上級單位長官)看中,和原單位南竿的上校旅長,兩人為了爭取他到自己的單  因此籌備多年後,在新竹縣竹北市的精華地段推出[松下大道]建案,自己雖然
 位內服務,在公文上你來我往,比軍階大小,最後官大的搶贏,用了三紙命令  不是建築起家,和日本的團隊共事,學習到了日本人的做事細膩,雖然大環境變

 文,將他調往師部服務,可見人才如棟用兄有多強手。  化快速,如一例一休造成時間成本的影響,但是日本人做事堅持效率與品質的態
 度,讓他不斷地學習與成長。

   他的工作除了負責長官座車安全外,也擔任軍車駕訓班的助教,軍中講究階
 級人脈,有關係的人,處處行得通,負責派車、管理駕駛的他,在「見車如見人」    這一生有很長的歲月,有賢內助玉霞姊陪伴在身旁,不管工作或生活,都少

 的狀況下,有了很多方便門。雖然保養車子的工作也不輕鬆,但是服兵役期間讓  不了她的身影,欣賞她做事積極,更感恩她把孩子們照顧、教育的很好。
 他深深感覺專業能力和人脈的重要性。
 加入IMC的感想

 做房地產投資的成與敗    以前的自己只會工作,沒有參與任何社團,因為與怡聖社友有工作上的

   退伍後,學習做房地產買賣,民國70幾年的台灣一片好景氣,一買一賣間的  互動,因為人情而接受邀請參加月例會的演講,覺得IMC與他印象中的社團不
 短短3個月內,可以淨賺四、五十萬,後來便全心投入仲介工作領域,也在此時  一樣,成員們都很認真積極地想要提升自己經營管理企業的能力,沒有喝酒交際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