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中大新华记者站十佳校媒交流资料
P. 13
“逸仙新华班,是我最美的邂逅”
作为从逸仙新华班毕业的第一届学生之一,周朋豫有着太多关于逸仙新华班的美好回忆 。无论是忙碌
充实的学习生活,还是深厚真挚的同窗情谊,都为这四年大学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刚上大一时,不满足局限于专业知识的领域,更不想未来被领域固化的他,碰巧遇上了学校逸仙新华
班教改项目启动。与多个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学习公共必修课,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令他颇为心动,
带着强烈的渴望,他毅然报名参加了逸仙新华班,并用四年的时间来证明他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逸仙新华班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周朋豫对传统教学的认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同于以往填鸭式
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令他自在地畅游于学海之中,用实践来考核学到的知识。
在日常学习中,他与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业,少了独自面对问题时的孤独感,多了份学习上的干劲。
“逸仙新华班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甚至是校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运用到所学知识。” 周朋
豫如是说。
在周朋豫眼里,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与逸仙新华班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四年来,他与同学团队协作,在
团队里学会了包容相异的思想和行为。与此同时,协作、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逸仙新华班小组学习以及调研的形式,让周朋豫从中不断实践与接受锻炼,这
对他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逸仙新华班合照
“在这里,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
当说起在逸仙新华班的难忘回忆时,周朋豫笑着说:“最深刻的回忆莫过于辛致炜教授的讲座。当时
我们在学习他的《简报制作》,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知识和想法可以如此去梳理和表达。在课堂中,辛教授
非常强调执行力,基本上是当天布置翌日提交。记得当时要做一个关于《红楼梦》的课题,我们小组用了
责任·敏锐·文笔·视野 - - 11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