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22 - 高三有機 (2020 - 4版)
P. 181

218. 有五種化合物 A ~ E ,他們的分子式都是 C H O ,進行以下試驗:

                        (1) 分別加少量金屬鈉於 A ~ E , A 與 D 不引起變化,而 B 、 C 、 E 產生氣體
                        (2) 分別加過錳酸鉀酸性溶液於 B 、 C 與 E 。 B 與 E 使過錳酸鉀紫色褪色, C 沒
                        有顯著變化
                        (3) 分別加二鉻酸鉀的稀硫酸溶液於 B 、 E ,生成物溶液加入硝酸銀氨水溶液,

                         B 的生成物有銀鏡反應
                        (4) 分別加濃熱硫酸於 B 、 C ,產生相同的烯類產物
                        (5) 將乙醇加入濃硫酸,加熱至 130 ~ 140℃ ,產生的物質即為 A

                        則化合物 A 、 B 、 C 、 D 、 E 為何者?
                        Ans ∶ (A) 乙醚  (B) 異丁醇  (C) 第三丁醇  (D) 甲丙醚  (E) 2 − 丁醇.

                        Sol ∶ C H O  ⟹ C H      O  ⟹  4 醇、 3 醚



                              (1) Na 可和 O 上 H 反應: A 、 D 為醚類; B 、 C 、 E 為醇類
                              (2) 1 級或 2 級醇可被氧化, 3 級醇不行: B 、 E 為 1 級或 2 級醇; C 為 3 級醇
                              (3) B 氧化的產物有銀鏡反應:則產物為醛, B 為 1 級醇; E 為 2 級醇,產物為酮
                              (4) 醇類高溫脫水生成烯: B 為 1 級醇,且脫水完和 3 級醇結構相同,
                                           則 B 為異丁醇
                              (5) 醇類低溫脫水生成醚: A 為乙醚。又根據 (1) , D 為甲丙醚
                                  有 2 種可能:正丙或異丙



                                                                                                                19
                   219. 已知 A 、 B 、 C 三種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均為 C H O 。某生做了下列兩項檢

                        驗,試依檢驗結果分辨 A 、 B 、 C 三種物質。
                        檢驗一: A 、 B 、 C 分別加入金屬鈉,只有 C 不會產生 H

                        檢驗二: A 、 B 分別加入過量 K Cr    的硫酸溶液, B 不發生反應, A 的最終產


                        物檢驗後發現為酸性
                        (A) C 可能的結構有三種  (B) B 的示性式為 (CH ) COH   (C) A 可能的結構有一

                        種  (D) 0.3 莫耳的 A 完全反應,最少需加入 1 M K Cr O  的硫酸溶液 200 毫升


                        (E) C H O 可能的異構物中,可被氧化為酮的有兩種

                        Ans ∶ (A)(B)(D)
                        Sol ∶ C H     ⟹ C H      O  ⟹  4 醇、 3 醚


                              (1) Na 可和 O 上 H 反應: A 、 B 為醇類; C 為醚類
                              (2) 1 級可被氧化成醛、酸, 2 級醇可被氧化成酮, 3 級醇不行
                                : B 為 3 級醇, A 為 1 級醇

                              (A) 3 醚  (B) 3 級丁醇  (C) 1 級丁醇有 2 種:正丁醇、異丁醇
                              (D) 0.3      × 4 醇 ⟶醚  = (1 × 0.2 )  × 6   (E) 2 級醇只有 1 種: 2 級丁醇








                                                           177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