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草稿1
P. 2
行者无疆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
作者:宋双闻
作者:逸豪
看遍河山大好,便是我这一生的梦想。 从灌县县城前经过,过宽阔广场,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大 清的道观、庭院便是无语的见证者。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
我是只永不打算驻足的鸟,一直都在飞向自己想去的每一个地方。很多人说我很浪,但我觉得这并非是一种浪荡,何 门上精雕“都江堰”三个大字,门后一块不起眼石头上细刻 的宗教,追求一种清心寡欲、自然无为,极力探索长生不
为浪荡?对我而言那是灯红酒绿后的寂寞,是摇摆在陌生人群中的蹦跳,是不甘孤独的蹉跎岁月,是没有意义的一时欢乐。 余秋雨先生提笔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行文,上面 老之道,羽化登仙之法。“问”字也就巧妙的将人勇于追
而行走,带给我的是满怀的欣喜,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细品着他们或年轻或年老的脸上,时间留下的一道道过往。听着他 已是青苔依依,斑驳垒垒,见证了岁月逝过的痕迹,静静伫 求探索的那一种矢志不渝的心态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不
们说着或真或假的故事,动情处或哭或笑。到达每一个地方,走走那些老街道,遇到山风,冷泉,流云,松竹与它们一同 立在岷江之滨。 管是“大道”还是“人道”,或者“天道”,我们看到的
成为城中故事的主角。品尝着特色的小吃,那是祖祖辈辈经过无数次改良成就的美味,五味汇聚口中便是人生的面貌。 前人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描述过它的恢弘气势,赞赏过 只是古人在混沌宇宙中尽力发挥着自己的一点光芒照亮未
我相信着,每一个地方只有自己走过才有发言权,才能见到它真实的模样。我见过暖阳下的武夷山,行人缓缓走在缀 它的千秋之功,仰望着它的继往开来。所以,我就不在关公 知的世界的矢志不渝。尽管青城山上蜿蜒曲折,异常陡峭,
满黄叶的行道树间小路的岁月静好,所以我不信武夷山最美的是九曲溪的顺流而下。我见过大理洱海中坚强生长着的独树, 面前耍大刀了。只谈谈我对“拜、问”两个字的认识,从而 尽管还有一些未知的困难等着下一批“问道”人,我心依
所以我不信洱海最美的是起飞的白鹭。我见过丽江不被人打扰的青山绿水,所以我不信最美的是玉龙的雄奇和束河俊秀。 回忆一下游览完这两个地方后的一点感悟,也算是花费两天 旧,忠贞不减。还有那一步一个脚印的青石砖步道,从山
我见过的便成为了我的骨血,和任何人都不同,但那就是它们最真实的模样,不经渲染, 时间游玩的一点收获了。 下第一块砖开始,铺路人就已经想到最后一块砖终会铺下,
趁着年轻,趁着还能用纯净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走吧,走到世界的尽头,在那擎天柱上镌刻下你的姓名! 都江堰之所以是成功的,原因就在于顺应自然,浑然天 这一条路,就是人类的康庄大道。
而我,将行到水穷处,来一杯咣当酒,细数此生尽风流。
成。一个“拜”字点睛之笔形容了这一切。一个“拜”字自 从青城山半山坐缆车下山,缆车飞快的滑过,青城山
然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突显出来 --- 人在自然的面前,永远 的一花一树被抛在脑后,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却一直萦绕在
都只能是臣服者而非统治者。通过一个“拜”字,我们可以 耳边。清风拂过山岗,远处的都江堰仿佛在向我招手。在
清晰的看见在自然面前,古人两手合掌,双腿屈膝,恭敬的 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古代农业社会,在没有塔吊、挖掘机等
与自然心息相通,相交流的虔诚的心态。的确,毫无疑问的 机械的落后蜀地,倚靠简单的竹筏、凿子、现成的石材,
可以说,都江堰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杰出代表,余秋雨先生甚 一项为世界瞩目的浩瀚工程就此落下帷幕。这是世界的壮
至把它看作是一项比长城更伟大的工程。天时偏偏让滚滚流 举,但都江堰似乎表现的很低调,就像静静站立在离锥公
淌的岷江水从这里经过,地利偏偏让成都这个急需水灌溉的 园橱窗内的李冰石像,缄默不语;就像安澜桥上扎着的朵
地方拥有平坦肥沃的平原,人和偏偏让李冰担任蜀郡郡守。 朵耀眼红花,欢迎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朋友;就像不
就是这个“偏偏”,说明了他的机缘巧合,但与其说这是天意, 再以农业为主的灌县古城,而今依旧享受着都江堰巨大人
我们不如顺应天意的安排,因为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排了。 流量带来的丰厚恩赐。都江堰以它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世人
“问道青城山”中的一个“问”字,让人立刻想到了诗 的褒贬,而它本身依旧无私的灌溉着天府之国,涓涓细流,
人贾岛的名作《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这是都江堰之泪,这是都江堰之魂。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们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个身穿 都江堰和青城山,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就似两颗耀
青色长衫的老者,拄着拐杖,步履蹒跚,一步一步的登上青 眼的明珠镶嵌在天府之国,他们一呼一应,一问一答,向
城。山上云雾氤氲,青松傲然,百鸟啁啾,正当老者停下歇 我们诠释了宇宙中最初的哲学 --- 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
息的时候,恰逢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子经过,老者笑颜的询问 索,源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师尊何处,童子指着空寂的大山说我也不知道在哪里,但我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知道就在这山上。此情此景,是很适合青城山的。自张陵后,
青城山便与仙缘结下不解之缘,也是自张陵后,青城山便从
此名满天下,香火鼎盛不衰。从前山上山,路途经过的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