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我的军阀爷爷》
P. 162
我的軍閥爷爷
年轻人姓徐名树铮,字又铮、江苏萧县(现属安徽省)官桥镇醴泉村人,自幼聪颖过人,
才气横溢。3 岁识字,7 岁能诗,13 岁中秀才,16 岁补廪生,有神童之称。自号则林,人称
“小扇子”。其父徐忠清一直在徐州办学教学,徐树铮自幼就随父在徐州生活,故人称徐徐
州。徐父喜欢结交文人学士、达官贵人,经常把幼子树铮带在身边,耳濡目染,青年树铮便
见多识广,自有独特见地。17 岁那年赴南京考举,不想名落孙山。1901 年,21 岁的徐树铮,
立志弃文从武,意欲投奔山东巡抚袁世凯,遂苦思苦索,写了一篇《国事条陈》,以此为敲
门砖。
徐树铮通过关系,得以将《国事条陈》呈到袁世凯手里。袁世凯看了颇合自己心意,便
安排接见徐树铮。正巧见面当天袁世凯一早就急速赶回河南项城奔丧,临行前委派手下道员
朱锺琪与徐树铮面谈。
那朱道员是个饱学之士,自视甚高,在袁大人手下当差,更是目中无人。朱道员在抚府
客厅与徐树铮见面,也不吩咐上茶,端着架子打官腔,开口便道:“徐秀才的条陈,抚台大
人和本官都已拜读。前半篇洋洋洒洒纵论治国之策,后半部啰啰嗦嗦叨念强军之道,这些个
事儿,报纸上天天说,日日讲。请问徐秀才带过多少兵马?闯过哪些战阵?”
“否也。”
“既无从戎当兵之砥砺,更无沙场杀敌之历练,妄议谈兵论道,纯属纸上谈兵。”
徐树铮反唇相讥:“依朱大人之见,那诸葛亮、曾国藩前辈俱是纸上谈兵?”
朱道员噎了一下,咳了两声:“可笑有些人自诩孔明再世,委实连马谡都不如。”
那徐树铮本是恃才傲物之辈,那经得起朱道员这番奚落。两厢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徐树铮落泊济南大半年。眼看年终将近,身上盘缠所剩无几,于是征得客栈掌柜同意,
在院子里写春联卖字,以便筹钱回乡。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