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keepgoingwithtaiwannewculturalmovement
P. 161
這份為群眾設身處地的情意,即是國立臺灣文學館 (以下簡稱「臺文館」)「百年情書 · 文協百年特展」的 核心精神。不論是為勞工權益發聲的盧丙丁(1901- 1935)、貼近庶民生活而畫的陳澄波(1895-1947)、 走入民間採集故事與歌謠的李獻璋(1914-1999)、用 音樂撫慰人心的林氏好(1907-1991),或是以文學與 戲劇凝聚大眾的楊逵(1906-1985)都有胸懷群眾的 特質。「百年情書」以獨樹一格的敘事角度,敘說著 百年前這些文藝先賢對大眾的邀請、傾慕與期待。
從 1920 走向 30 年代的藝文跨界連線
「這個展覽之所以特別,是因為我們掌握了『文學 很會說故事』的特質,用敘事技巧重新賦予展品新 的意義。」
+1
1920 年代,文協的知識分子以夏季學校、讀報社、演 講會等形式「啟蒙」民眾,並且強調臺灣人的覺醒, 因此之前臺灣史研究也多以民族主義的角度來詮釋 文協人的努力。相對的,「百年情書」則提出一個過 去被忽略的「民眾」視角,將敘事延展至「知識分子 與群眾的關係」。就如蔣渭水〈臨床講義〉中的急切, 1920 年代臺灣知識分子急於喚醒知識量嚴重不足的 民眾,蘇碩斌半開玩笑比喻當時知識分子對待民眾 的姿態:「宛如『霸氣總裁』路線:不知世事的你、我 來把你教懂。」這樣看,百年前那場「啟蒙」就像「情 書」,是知識分子「追求」群眾、期待一起守候臺灣的 心情。這種過去少見的敘事角度,令人耳目一新。
寫給每一位臺灣人,綿延百年的深情追求
百年 :延續臺灣新文化運動的當代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