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Demo
P. 4

   推動學校午餐及國軍副食採用國產可追溯食材
為落實「食安五環」政策,讓學生吃 得安全、家長安心,2018 年全面推動學校 午餐使用四章一 Q 在地農產品,覆蓋率達 55.3%,全國 22 個直轄市及縣(市)約 3,506 校、186 萬學生受惠,顯見學校午餐食材源 頭可追溯已有顯著成效。另推動農民團體供 應國軍副食產銷履歷、吉園圃及有機等三標 章可溯源蔬菜,供應占比約為 4 成,藉此擴 大消費帶動安全農產品生產,促進國產農產 品的認同與支持。
提升畜禽競爭力,強化動植物防檢疫效能
為區隔國產與進口冷凍肉品,持續推動 國產生鮮豬肉追溯制度、溫控販售生鮮豬肉, 輔導改善肉品運銷場域設備等;另推動畜禽 廢棄物資源化及多元利用,擴大沼氣發電, 2018 年有 145.3 萬頭豬糞尿進行沼氣再利 用。為撲滅口蹄疫,逐步朝向不施打疫苗口 蹄疫非疫國目標邁進,臺灣本島、澎湖地區 及馬祖地區偶蹄類動物於 2018 年 7 月 1 日 起全面停止施打口蹄疫疫苗,並進入疫情監 控階段。
為積極防堵非洲豬瘟跨境傳播,2018 年 8 月啟動成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落實各項防檢疫措施,強化邊境管制、宣導 全民防疫、加強國內防疫及災害整備等,及 辦理全國非洲豬瘟緊急防檢疫模擬演習,讓 非洲豬瘟長期作戰制度化,降低對產業衝擊。
推動農產品產銷調節措施,發展進擊型農業
2018 年蔬果盛產,為減少產銷失衡發生 頻度,針對重要蔬果作物,以該項作物總產 量為準,辦理外銷 10%、加工 10% 及直銷 促銷 10% 為目標,擬定相關具體戰略,包括 建置完善蔬果產銷資訊整合查詢平臺、多元 加工研發利用、建立旗艦物流及區域冷鏈系 統、建立農糧產品產銷穩定機制、提升外銷、 調整市場結構及通路等措施,以維持產銷價 量穩定,確保農民收益。
2018 年臺灣農產品出口金額 54.7 億 美 元, 較 2017 年 增 加 4.9 億 美 元, 成 長 9.8%,其中生鮮水果出口更較 2017 年成 長 29.5%。未來本會將以國家團隊(Team Taiwan)概念,選定芒果、毛豆、稻米等 23 項農作物及臺灣鯛、石斑魚等 6 項水產品做 為外銷重點品項,分別成立各品項外銷平臺 及專案小組專責推動,提供完整農產品產銷
資訊,協助解決外銷供應鏈各環節問題,透 過全方位行銷整合,拓展新南向、中東及俄 羅斯等新興市場,發展進擊型農業。
改善農業缺工與輔導新農民,提升附加價值
為緩解農業缺工,本會推動各項改善農 業缺工措施,以增加人力供給、減省人力需 求、建立勞動力調度及代耕制度等策略,促 進農業人力運用效率。2018 年累計成立農業 技術團、農業耕新團、產業專業團、機械耕 作團及人力活化團等共計 91 團,招募 1,935 人,累計上工 27 萬人,服務超過 4 千家農場, 約改善 5 成季節性缺工。
落實「新農民培育計畫」,自 2017 年 起 10 年培育 3 萬青年農民為目標,整合輔 導資源協助農業技術、土地租賃、優惠貸款、 行銷通路等措施,提供返鄉從農好環境,累 計已培育逾 6 千人。
為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除規劃建置現 代化冷鏈物流體系及區域加工中心,推動農 產品初級加工管理制度,本會亦規劃於臺南、 高雄、臺東及花蓮 4 處改良場建置「農產加 值打樣中心」,協助農民運用在地農作物進 行產品打樣測試及加工輔導,解決小農加工 問題、穩定產銷、提升農業產值。
農業仍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革、需要進步, 為調整臺灣農業結構及擘劃發展藍圖,本會 自 2018 年 4 月起辦理「第 6 次全國農業會 議」系列活動,全民反應熱烈,參與者超過 1 萬人次,以及全國農業會議於 2018 年 9 月 7 日及 8 日召開,逾 300 位產官學代表與會, 集結群眾智慧提出 73 項會議結論,將轉化為 具體可行政策,加速農業轉型升級。
農業具有糧食安全、產業發展、生態環 境及農村文化保存等多元價值,願藉此年報 可增進社會大眾對臺灣農業的瞭解與支持。 吉仲出身於屏東農家,對臺灣農業有一生懸 命的使命感,未來將持續務實滾動檢討施政, 以貼近農民實務需求,精進各項農業政策作 為,並提出農民有感的政策;期盼透過公私 部門的充分合作,積極掌握農業進步的契機, 開創農業永續發展的新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謹識 2019年3月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