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0 - 情境貼入法1-全1_Flat
P. 320
3. 情緒貼入法 for 詞曲創作、編曲實作
在詞曲創作和編曲的時候,其實也讓我發現不少與 「 情緒貼入 」 有關的事情,所以 也就更容易在整個創作錄音與編曲製作的過程中,有多的能力去體察到各方的需要,並
我後來也嘗試著用 「 情緒貼入法 」 的角度來幫助自己詞曲創作或者編曲。 且有更好的能力可以察覺問題點,同時也就有能力想出解決的辦法,並且能做出精準的
溝通,所以我想,雖然當我們創作人覺得 「 創作就是做自己 」 之外,如果我們的創作也
所以在這本 「 情緒貼入法 for 詞曲創作編曲實作 」 中,我會試著從各種 「 情緒貼入 開始會牽涉到一些 「 別人 」 時,其實 「 情緒貼入法 」 的能力,就變得很重要,因為有沒
」 的角度去分享我發現的一些個人心得,我們會討論一些詞曲的搭配,特別會提到 「 流 有理解別人需求的能力,或者有沒有滿足別人的能力,是挺能左右我們 「 能不能成功 」
行歌曲 」 的歌詞與歌曲的一些重要情緒特質,也就是人們對流行歌的各種情緒需求,其 達成任務的一個關鍵。
實造成了各種曲風與歌詞的現象,其中例如如何設定歌詞中的故事,如何釐清這個故
事,如何把適合的情緒整理拼貼成歌詞,也會討論到像歌詞的 「 速度感 」,語音或語句 甚麼是 「 創作就是做自己 」 但是卻會開始要 「 牽涉到別人 」 ?這裡所謂 「 牽涉到別
對情緒的影響,主旋律與和弦的各種情緒功能,整體的情緒基調調整控制,還有對於一 人 」,意思就是例如,會牽涉到需要 「 別人 」 幫我們錄音,需要 「 別人 」 幫我們演唱,
首歌如何叫做 「 寫太多 」,那一首歌如何又是 「 還少一段 」,該如何判斷,如何調整並 需要 「 別人 」 幫我們混音,也需要 「 別人 」 幫我們一起演出,同時也希望 「 別人 」 坐
且添加,或者該如何刪減一首歌的哪一些部分,是從和弦的六音或七音下手?還是應該 下來聆聽,甚至還希望 「 別人 」 的廣播節目會常常播放,也希望 「 別人 」 的餐廳可以
抽掉一整個 B 段重寫?還是應該添加一個過門?還是其實是修正的應該是歌詞?那又 邀請我們創作現場演出,也希望 「 別人 」 喜歡我們的創作,還希望 「 別人 」 購買我們
是該從何判斷?是語音還是語意的問題?是怎樣的問題?以及如何為編曲與演唱預留空 的創作,希望 「 很多別人 」 喜歡我們的創作…..,當我們 「 做自己 」 的創作,也想開始
間?…..,其實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能夠從 「 情緒 」 端去整理判斷的,還有我們也會討論 牽涉到 「 別人 」 的時候,我想,對於 「 別人 」 的理解、溝通、並且解決彼此因為 「 自
到創作之後的編曲、製作等相關考量,例如該用甚麼樣的編曲模式?甚麼速度?甚麼曲 己 」 與 「 別人 」 必然會有的許多不同處,因為不同而衍生出來的各種問題,或者必然
風?可以怎麼判斷?合音的配置與樂器的配置,對於歌詞、歌曲、演唱又有甚麼樣的影 要做出的抉擇,其實就會需要對於 「 自己 」 與 「 別人 」 都有更好的體察能力,與高度
響?甚麼樣的配器對歌唱與聆聽者,又會有甚麼樣的情緒效應?好或不好?如何判斷? 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也就是 「 情緒貼入法 」 最重要的功能,就是 「 了解自己 」、「 了
如何調整與掌握?以及在錄音製作的過程,可以如何彼此溝通?如何表達才能讓整個製 解別人 」、「 精準傳達 」 與 「 精準溝通 」,最好還可以因此而擁有 「 精準的調整 」 能力,
作團隊,更加清楚製作的方向?….. 等等,像這些較為專業的細節,我會提到創作者自 與 「 精準的工作 」 能力,例如對於編曲的細節調整,或者對於混音後製的方向溝通……
己的內在情緒,是如何在運作的,也會討論到歌手、編曲老師、合音老師、錄音師、甚 等等,這些與 「 自己和別人 」 之間的各種互動的考量,其實可以從 「 創作 」 開始,到
至是出資者們,或者是合作的導演、製作人、廣告商…,這整個 「 音樂製作 」 的幾個重 製作甚至販售端,就都一路獲得很多從 「 情緒貼入法 」 而來的幫助,因為這些過程,
要環節的可能參與人們,在不同的想法、背景、需求之下,又各是甚麼樣的情緒狀態, 其實是需要留意到參與其中的成員們,層層疊疊的各種 「 情緒貼入需求 」 與狀態,從
在影響著每個要求與決策,影響著整個製作的流程與結果,其實這裡面也有許許多多其 這樣的角度的確可以發現,並解決原本難以決擇 「 究竟該怎麼做才對 」 的事情,解決
實跟 「 情緒貼入 」 有著很大關係的 「 內幕 」,所以當我們能從討論中更加地理解,我們 不少音樂製作過程中使人頭痛的問題。
320 │ 情緒貼入法 情緒貼入法 │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