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豐原慈濟宮
P. 5
豐原慈濟宮
~與葫蘆墩圳共生共榮的歷史記憶~
三、豐原慈濟宮-發展茁壯
歷史的發展總是有起有落,豐原慈濟宮經過兵燹及祝融之災,
廟體已老舊殘破不堪。光緒5年(西元1879年),神岡社口大夫第主人
林振芳發起重建廟體,除將廟體主建物坐向改為坐南朝北,並另為
豐原慈濟宮購置廟地,奠定今日規模。
而於日治時期初,豐原慈濟宮被徵作軍隊行營、學校教室及學
校宿舍,僅有部分區域留做祭祀使用。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鄉紳
代表林慶連先生向臺灣總督府申請修繕該廟廟體,歷經六年共三任
總督方獲准許。大正6年(西元1917年),廟體開始修建,並耗時九年
於昭和8年(西元1933年)方才落成;其間,岸裡社張家張麗俊先生任
修繕總理主持修建事務,並聘請著名匠師(交趾剪黏司傅廖伍、彩繪
作者劉沛、石雕司傅辛阿救等)進行重修工程。
西元1935年,墩仔腳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欲藉機進行市街重
劃,豐原慈濟宮廟體再度陷入將遭拆除之危機;在張麗俊先生及諸
位地方耆老力爭之下,廟體最終獲得完整保存,留存至今。
圖7 1950年代之豐原慈濟宮(資料來源:葫蘆墩老照片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