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中华剪纸》2019年第一期
P. 26
剪纸人物 / Paper-cut Character
左图:《革命胜地之一 韶山》/ 刘士标 / 湖北
中图:《革命胜地之二 遵义》/ 刘士标 / 湖北
右图:《革命胜地之三 南湖》/ 刘士标 / 湖北
剪纸发扬光大。2009 年,他在家中筹办“刘士标 献精神,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剪纸家庭艺术博物馆”,不顾家人反对,腾出自己 作为湖北和武汉剪纸学会会长,为了将湖北雕
仅有的一套住房(现在他一直与老伴在儿子家住), 花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
拿出多年积蓄,呕心沥血、四处奔走、倾其所有, 传承和发扬光大,几十年来,刘士标深入社会基层、
以一人之力,在家中创办了湖北省第一家个人剪纸 走街串巷、走访剪纸老艺人,帮助和指导基层民众
艺术博物馆。几经波折,2013 年 1 月 1 日《刘士 学习剪纸,挽救、挖掘和整理湖北民间的雕花剪纸
标剪纸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刘士标将几十年创 艺术。仙桃雕花剪纸艺人谢些,患癌长期卧床;雕
作的剪纸精品和收藏的上万件剪纸艺术珍品无私地 花剪纸艺人武身龙,患帕金森综合征,不能动不能
奉献出来,供广大市民、街坊邻里参观品鉴,为丰 说……,刘士标闻之,便不顾自己也年近八旬,每
富广大市民文化生活、繁荣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 每驱车前往,自己花钱买些慰问品、嘘寒问暖,令
献,前来家中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交口称赞,引 这些民间雕花剪纸艺人感激不已、热泪纵横。
起极大社会反响,省市电视台、《老年文汇报》、《武 或许是刘士标早年曾经出过车祸,身体曾经遭
钢工人报》等均做了报道。反响之余,当地政府希 受过炼狱般的苦痛,当这种苦痛与他天然的艺术敏
望刘士标能将家庭剪纸艺术博物馆搬进社区,让更 感交织到一起的时候,使他更加体会残疾人的痛苦
多群众感受民间艺术的熏陶,他大爱无私、甘于奉 和艰难。几十年来,刘士标热心助残、扬善大爱,
献,他将家庭剪纸艺术博物馆搬迁至政府指定的 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多病,长期关爱、帮助残
红钢城街和畅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三楼。2014 年 8 疾人,身患小儿麻痹症,双腿重度残疾的毛明月、
月 28 日,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刘士标剪纸艺术 肢体残疾青年葛海、智障残疾青年小赵……,都被
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设置六大展厅,免费对 他一一收做为徒,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剪纸技法、
外开放,盛况空前,成为首家来自于民间,服务于 艺术体会传授给他们,使剪纸成为他们生存发展的
民间的非营利性民办社会服务机构。2014 年 8 月 一技之长。
29 日的《长江日报》为此专门刊发了题为“刘士标 上世纪 90 年代,毛明月下岗了,他靠写招牌、
60 余年创作上万件作品”《我市首家剪纸艺术博物 画展板谋生。为了丰富技能,起初他四处求艺无门,
馆开馆》的报道,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以及省市 买来书籍,自学剪纸。“后来,我有幸遇到了恩师
电视台也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和采访,赞扬此举填 刘士标先生,前前后后跟刘老师学了近 20 年的剪
补了“剪纸艺术博物馆”空白,也为当地文化事业做 纸技艺,我的剪纸技艺有了飞跃提升。”成名之后
出了富有建设性的积极贡献。 的毛明月回忆道,语气里满溢感恩之情。刘士标引
几十年来,刘士标无私地拿出上几万张剪纸作 领着毛明月一步步迈上了剪纸艺术台阶,并成为武
品,参加学雷锋活动,数十年带着徒弟、会员,进 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在 2018 年
工厂、下矿山、到社区、办培训,参加春节等传统 4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走访青和居社区
节日剪纸义卖和走访慰问,向工人群众赠送自己的 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时,受到了总书记的接见和关怀。
作品,传播和弘扬了剪纸艺术,体现了他的无私奉 残疾青年葛海早年父亲去世,妻子也是残疾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