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中华剪纸》2019年第一期
P. 33
/ 2019 第一期 / 总第55期 /
门符(门旗类)剪纸
瓦当中已有了蟾蜍玉兔纹,这也足以说明西汉时期对
阴阳哲学的早期认知,已用到了特定的图腾标志。
探源关中咸阳庙宇剪纸的渊源,不能不重点的提
到唐朝诗人杜甫在洛川与白水交界的彭衙留下的“暖
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诗句。这说明在唐朝时剪
纸的民俗实用功能之一就是承载的是宗法信仰中招摄
魂灵的作用,是传达宗教衍生下的巫术之法。唐朝段
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关于“立春日,士大夫之家,
剪纸为小幡”。幡,这里是指用竹竿等等挑起来直着
挂着的长条形旗子。《司马相如·上林赋》垂條扶疏,
落英幡纚。《註》师古曰:幡纚(li),飞扬貌。其
作者段成式本人信佛读经,此书也是志怪小说,多以
仙佛鬼怪寺庙等为主。这也是宗教剪纸最早有记载用
于纸幡的史证。 咸阳民间宗教庙宇类剪纸是和当地深
厚的宗教文化分不开的。中国道教全真派创始人南宋
王重阳的出生地就在陕西咸阳大魏村,道教正阳祖师
钟离权,又名汉钟离,以及道教茅山派祖师 “三茅真君”,
(汉景帝时期咸阳南关人)都是咸阳人。中国土生土
长的道教文化在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因缘,在道
教的宗教活动中传承保留下来许许多多有关剪纸的文
化载体,无论是布置道场的每一个物件,都由五颜六
神桌桌裙剪纸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