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中华剪纸》2019年第一期
P. 40
剪纸故事 / Paper-cut Story
做玩具迟一点,她就催我早睡:别日里游游,夜里 (三)认识民间艺术
卖油。等她睡着了,我挑灯再做。
在小学劳作课时,我用火柴盒做了“小铜担”受 我忙里偷闲,起早贪黑从事自己的爱好,得不
到老师的夸奖,我很高兴。每次劳作课,我做得认 到支持,却遭到不理解的人白眼,似乎我不务正业,
真,劳作大多获得高分。以后在黄岩师范读书,仍 甚至连家里人也反对。妈说我有老婆儿囡了,还搞
不忘劳作。有次午睡,把蚊帐放下,在床上一心搞 这些小人行当。老婆说搞这些玩艺,一不能当饭,
泥塑。同学们爱开玩笑,轻轻地把蚊帐张开,让我 二不能当羹;朋友也劝我还是做赚钱的事比较实惠。
“曝光”,使我好气又好笑。在师范开始接触剪纸, 一次,我拜访一个民间老艺人。他说民间手工
因为剪纸工具简单(只要一把剪刀),纸容易找到, 没啥学头,说这些做泥叫叫的,捏面人儿的,吹糖
又不受场地限制(随处可剪)。 泡泡的,别看他们走南闯北,叫卖在街头巷尾,其
实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这叫老鹰半天飞,条肚瘪
(二)爱上民间艺术 挤挤。他还补充一句:“工”字不出头嘛!意思是手
我不喝酒,不吸烟,不打牌;不善交际也不善 工艺人到头来生活都十分潦倒。
言辞,更不与人攀比。小学教书时,工作之余总喜 对这些话,当时我感到茫然。但觉得这毕竟是
欢剪剪刻刻做做。比如拾到一样废品,看看想想, 旧社会的事。既然已经迈出一步,我决不回头,我
然后在上面削去一点,或加上一点,做成一样名堂 行我素,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仍把业余时间全花
(做泥塑也同样)。有一次,我把些小泥塑放在寝 在民间艺术上。有时到外地去,就带速写本,跑这
室窗口凉干;下课后,一个烧饭婆的女儿跟我说: 儿,跑那儿,东看看,西望望。看到民间美术,如
“郭老师,你的小泥人被风刮到地上打破了。”听到 玩具、工艺品、剪纸等,眼睛都亮了,一头挤进去,
后,我三脚两步直奔楼下,看地上什么也没有,又 像被钉住一样,如痴如醉,忘乎所以了。关于这样
急急忙忙直奔寝室。只见小泥人安然无恙地摆在窗 的速写本,大小总有四五十本,为以后的创作起到
口。我才意识自己“上当受骗”,同事们看我一副狼 极为有利的影响。
狈相,捧着肚子哈哈大笑。
《迎渔汛》/ 郭献忠 / 浙江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