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校友通讯》第四期
P. 26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打造“金课”,让学生亲师信道 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老师的“弘扬家庭美德、营造良好家风”、王冬凤老师的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科学制订实践性教学计划,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打造“系列微党课”视频课。
保证实践性教学开足、开好;有效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 思政课教师团队快速成长,教学成果硕果累累。2016
罗洪保 陈丽丽
样的实践课教学,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思政 年,钟凌云老师荣获全省高校“井冈山精神”教学说课比赛
课“理论+实践”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教学成绩评定方 高职高专组一等奖;同年,钟凌云、张玉荣两位老师在全省
式,激发师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案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7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严格按要求开设《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 拓宽思政课课程范畴。开设《国学课堂》,采用 刘凤老师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能手选拔
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
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三门主课,以理想信念 “理论+实践”专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得 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荣获粤桂琼赣滇五省高校思政政治
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
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全员全 真知,从文化中感受国学;开设《井冈山精神》课程,弘 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8年,刘凤老师
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
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提高 扬工匠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品德和素养;编写 代表学院参加第三届江西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并荣获三
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 21世纪高职高专创新规划教材,践行文化育人再创新。 等奖;高夏老师带领团队参加江西省信息化教学大赛荣获一
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抓 等奖,同时代表江西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荣获三等奖;
住青年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环节,大胆创新、务求实 春风化雨,坚持全程全员育人。学院党委班子带头 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指尖上的“现代”,通过江 赵会淑、王冬凤两位青年教师在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
校
效,主动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强化思政课堂的育人 上好思政课和党课,带头联系班级担任政治辅导员,带头 西现代职院官方微信和“红色文化育人”微信两个公众 大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友
功能,切实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思 下到教研室开展工作。中层以上干部义务担任新生班级政 号,实现师生和校友关注全覆盖;实施“课堂教学+慕
文
政课教学特色——“一体两翼三配合”的课程体系和“四 治辅导员,全体党员教师联系社团,全体辅导员、班主 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试点。充分运用小组讨论、案例分 精准定位 思政教育更有深度
苑
融二化三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师信道,努力培养 任、思政工作者联系贫困学生,利用暑期,带上慰问金和 析、问题启发、游戏活动、情景教学等形式,增强学生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问候,走村串户,爱行天下。 “存在感”;搭建师生互动育人平台,把社交媒体时代的 引导和栽培。学院思政课教学严格落实全国各项会议精
“潮文化”与思政课堂结合,思政课变得“潮”起来。学
“一体两翼三配合”的课程体系:“一体”即以 润物无声,坚持全方位育人。学院积极构建“五维 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听课率、满意度明显提高了,均达 神,紧跟时代要求,在全院师生中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一体”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一年级开展“红色文化” 90%以上。 讲活动、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读书、主题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为主体; 育人,二年级开展“工匠文化”育人,三年级开展“校友 演讲、主题征文等活动,宣讲活动全覆盖,牢牢把握意识
“两翼”即以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空间学堂慕 文化”育人,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心文化”育人贯 实践教学让思政课建设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切 形态工作主导权、主动权,扎实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
课和红色文化育人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教学”为两 穿教学始终,引导师生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 实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开创了省内实践教学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
翼;“三配合”即以《国学课堂》《红色文化》和《工匠 滋养,丰富涵养,提升品位,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堂化以及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先河,走在了省内高 里走。
精神》三门课程为配合。“四融二化三结合”的教学模 创新载体,把思政课堂“搬”出教室。暑期组织学 职院校的前列。 思政课堂关注大学生教育的热点难点,先后组织开
式:“四融”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系 生去山区、走老区、去库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 强化师资 思政教学更有厚度 展廉洁文化进课堂,营造风清气正的思政课育人环境。建
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 动、精神文明帮扶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学生在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 设完成精品课程《清廉中国》,通过书法、绘画、摄影、
化;“二化”即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 “社会课堂”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升素质。学院信 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院 诗词、诗歌等实践形式,表达当代大学生对清廉的赞颂,
知识内化于心,通过实践课教学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元 息工程分院大学生电子科技中心10多年来坚持为董家窑 思想政治工作部署,学院党委书记武来成亲自挂点思政课 弘扬倡廉反腐、浩气长存的人间正道。开展“同上一堂网
素外化于行;“三结合”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第一课堂 街道金家山社区居民义务维修电器,挂牌定点开展社会服 教研室,带头讲思政课,到课堂听评思政课,带领思政课 络思政课”、宗教自由政策解读课、上一堂禁毒教育课、
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引 务,广受好评。此外,学院还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战 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思政课教师每周开展 艾滋病防治教育课、宪法日教育课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
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略规划,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丰富的教学教研活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 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青年大学生自觉划
清思想理论上的是非界限,实现“小课堂、大思政”。思
顶层设计 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创新模式 思政教育更有温度 过公开课、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整体教学科研水 政课也一改“门庭冷落”的场景,一跃成为深受学生欢迎
2017年,江西现代职院率先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成 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应既有知识的增益、道德的熏 平。落实创新集体备课,建立“四级督导”制度,提高思
立首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思想政治工作部,完善思政 陶,又有美的享受、真和善的升华,避免“填鸭说教”。 政课教学质量。 的“热门”课。
课建设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格局。先后出台《江西现代 为此,学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高 “过去的讲课方式太老套,老师照本宣科,很多内
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健 容和中学教材大同小异,兴趣不大。现在老师注重实践教
职业技术学院“三联三创”潜心育人工程实施意见》《红 职特色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真正把思政实践教学
全“一对一”传帮带制度,建设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的 学,‘生问师答’的形式,让我们由被动接受变主动探
色文化育人行动计划》《工匠精神育人行动计划》等系列 纳入到课堂教学,把思政课讲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让
“名师示范课堂”,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示范 讨。老师讲授循循善诱,所有问题一一解答,让人豁然开
文件,强化机制体制创新,激发思政活力。积极贯彻落实 学生真学真信真懂,让道理入耳入脑入心。思政课成为学
和榜样作用。目前成功建成两堂“名师示范课”——刘凤
朗。”学生们纷纷为思政课点赞。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