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土地改革紀念館電子報第三期整合202106
P. 2

蔣夢麟博士的傳奇人生


                                                                          周茂春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
                                                              好台灣歷史社經研究中心  主任


                                                        就歷史觀點而言,蔣夢麟雖少年得志,年輕時就
              當上北京大學代校長、後真除校長,也當過國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長,但對國家的貢獻卻
              是到台灣後,主持農村復興委員會(下稱農復會),帶動台灣農村復興,奠基民國六十年

              代台灣經濟起飛發達,此貢獻已為史學界所肯定。



                  一、        跟隨國民政府轉進到台灣,主持農復會績效彰顯



                       1949 年(民國 38 年)大陸局勢逆轉,許多有識之士不看好國民政府,留在大陸歡

                  迎共產黨,但蔣夢麟卻選擇跟隨國民政府轉進台灣。當時台灣正處風雨飄搖迷霧中,
                  國內外情勢更非常險惡,內部經濟不振,農業因受戰爭破壞影響,更顯得低迷。復

                  興台灣的農業生產,活絡農村經濟,改善農民生活,當屬迫切需要之事,這個重擔,
                  就落在蔣夢麟身上。


                       1948 年(民國 37 年) 10 月,農復會成立於南京,1949 年 8 月隨政府播遷台灣,
                  以迄於 1979 年中美斷交改組為行政院農委會之三十年間,農復會秉持首任主任委員

                  蔣夢麟所確立的四大工作原則,有效運用中美基金,協助政府推行土地改陏,實施
                  家庭計畫,改良農業生產,改善農村生活環境,讓台灣成為世界各國運用美援的最
                  佳典範。此四大原則包括:1.農村大多數人民之福利應首先考慮。2.計畫必須根據農
                  民最迫切之需要而訂定。3.計畫應在主管機關府輔導下,由人民自行推進,以鼓勵民

                  眾參與地方建設。4.加強地方政府與輔導機關對當地農民之服務。這種工作原則,是
                  基於協助人民解決迫切需要,遵循民主方法之運用,更符合市場導向的農業發展準
                  則。因此,農復會首先協助政府推動一系列的土地改陏,解決當時最迫切的土地分
                  配不均問題。改陏成功後,農民為自己的福利、財富,拼命投入農業生產活動,農

                  產品增產豐收,改善了自家生活環境外,更帶動鄉村經濟繁榮。再以農業扶助工業
                  的發展策略,讓台灣成為亞洲經濟發展上的四小龍。


                       當四大工作原則確立後,首先要確定農復會該做的是什麼? 1.先由地方及農民處
                  瞭解彼等之需要,此由台灣農家經濟調查開始(李登輝先生曾參與這項調查工作),經
                  由訪談調查統計分析結果,得之土地改陏的必要性。台灣舊式租佃制度,地主把持

                  擁有廣大土地,坐享農業生產成果,佃農終日辛勞工作,卻因生產所得分配不公帄,
                  終身貧困,也不願積極投入農業生產改善工作,糧食生產不足危機,將讓社會動盪


                                                                                                             1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