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马伯寅书法集
P. 10
010
名称:《我》
011
形式:行草对屏
尺寸:127cm×130cm
释文:我。
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快乐是,快乐的方式不只一种。最荣幸是,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不用闪躲,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 ( 的烟火 )。天空海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多么高兴,
在琉璃屋 ( 屋 ) 中快乐生活。对世界说什么是光明和磊落。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
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多庆幸,大地有不只一种足印。神做世人,种种色色都有他公允。我很庆 ( 幸 ),站在我屋顶快乐做人。
拿著我心,告诉世界何谓勇敢。我是甚么,在十个当中只得一个。葡萄园里,响起水仙子的赞歌。
我是甚么,是万世沙砾当中一颗。石头大这么多,我也会喜欢这个我。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林夕词,张国荣曲,伯寅。
赏析:张国荣问林夕,可否用“I am what I am”(译:我就是我)为第一句写一首给他唱,林夕
最后填出了颠倒众生的《我》。“我”是一个哲学命题,芸芸众生都在思考与“我”的关系。“我
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其中看到一种姿态:人要肯定自己,“我”虽则普通,但却
也是最特殊的。歌曲虽归“通俗”,意境却值得尊敬。
这幅作品是创作时的一个“意外”,最后成就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原本书法家希望能将作
品一分为三,实现其解衣盘礴的创作状态。并且蘸淡墨以湿笔和干笔分别书写“我”,相映成趣。
淡墨湿笔的“我”字完成,却呈现了意外又令人惊喜的效果。为了体现出“我”之概念的多维度,
于是再书一“我”,同为淡墨,但是运笔和取势却不尽相同,表现出了既和谐又矛盾的情境,体
现了“我”的复杂性。两个“我”一气呵成,体现了情与理的结合,带有逆流而上的态势,给人“震
颤”之感,值得反复玩味。另一点睛之笔是将《我》的歌词以朱墨小楷填于其中,为“我”做了
鲜明的注脚,同时也符合了视觉美学上的画面平衡感和整体上的块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