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S0443020楊皓雲_實察手冊
P. 9

觀察點:廍後聚落

                         觀察重點:

                         1.  了解聚落的形成以及居民的組成

                         2.  了解聚落的產業發展

                         3.  了解聚落現今面臨的問題

                         4.  了解漁獅廟的沿革歷史與大陳人的關係

                         預估時間:120 分鐘



                     行政轄屬變化
                                 聚落名稱
                                                   頂社                 下社                  廍後
                         時期
                                                  幾立板              瑪嚕穆罕  /
                             開蘭初期
                                              /  奇立板民莊              蔴里目罕
                            光緒十三年                民壯圍堡               民壯圍堡               民壯圍堡
                              (1887)             奇立板庄              貓里霧罕庄                 廍後庄

                            明治 33 年              民壯圍堡               民壯圍堡               民壯圍堡
                              (1900)             奇立板社              貓里霧罕庄                 廍後庄
                                                                壯圍庄廍後(大字)
                         大正 9 年(1920)
                                               奇立板(小字)           貓里霧罕(小字)              廍後(小字)

                              光復後             壯圍鄉廍後村
                          民國 67 年 3 月         壯圍鄉東港村


                     位置重要性
                             東港村三大聚落:頂社(奇立板)、下社(貓里霧罕)、廍後,與對岸
                        的五結鄉的茅仔寮就像張嘴的老虎鉗,鉗制著宜蘭河、蘭陽溪、冬山河三
                        流匯合的「東港嘴」,成為早年進出宜蘭平原內陸河運的重要轉運站。

                             三桅帆船「垵邊仔」,從基隆或烏石港走海路運來瓦片、磚塊、香菇等
                        建材和農產品,在現今東港村的榕樹公園與噶瑪蘭大橋之間的「米棧」登
                        岸,換由「駁仔」船接駁,再循宜蘭河、美福大排等渠道逆流而上,轉運

                        到宜蘭市、員山鄉等地,是蘭陽溪以北地區民生用品及物產吞吐的咽喉。









                                                            4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