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18年刊
P. 38

生命之光 38
      www.ent.org.tw



           中就會有懼怕。無所不知的神願給亞當機                           因為怕奉割禮的人就隨夥裝假,可見所認

           會,所以問:「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                           為和所行出的一致,才是誠實。

           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亞當原該說:「對
           不起,我的確吃了,請你原諒。」但實際                           不誠實會付上代價。歐洲有些國家的大眾

           卻不然:「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                          運輸系統採自助式,沒有剪票員,也不太

           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夏                           查票。有位亞洲留學生到法國留學,發現

           娃也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都                           這個管理上的漏洞,因此在他留學期間都
           是別人的錯。神不斷給他們機會,希望他                           沒有買票,但也被抓到有三次逃票的紀

           們回轉承認,他們卻只是不成熟地推諉。                           錄。畢業後,他評估自己成績優異,打算

                                                        在歐洲應徵工作,但竟然所投履歷都被打

           神將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回票,他忍不住去詢問其中一間公司。對
           「修理、看守」原文有「服事、保衛」之                           方的人資經理告訴他,其實他非常優秀,

           意。亞當要保衛伊甸園,包含其中一切人                           只是有三次逃票的紀錄,所以不予考慮。

           事物,也包括神所賜的女人。但他沒有盡                           他覺得這實在是小題大作,但經理嚴肅地

           到責任,讓夏娃受到引誘,自己也陷了進                           告訴他,這不是小事,也許第一次是真的
           去。亞當和夏娃的生命因著罪的進入,不                           不熟悉這個國家的交通體系,但之後二次

           但躲避神、遠離神、不敢親近神,也開始                           就顯出他不尊重規則。逃票紀錄使他喪失

           推卸責任,他們缺乏勇氣面對,害怕無力                           各家公司對他的基本信任。求神幫助我

           承擔。不成熟的人面對責任,就是躲避和                           們,讓我們的裡外都誠實一致。法利賽人
           推諉。誠實、承認和承擔是不可分的,而                           最大的問題在於此,他們能留意將薄荷、

           誠實是最基本的根基。「你們的話,是,                           茴香、芹菜都獻上十分之一,卻不願去行

           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                           公義、憐憫、信實的事,所以耶穌說他們

           出於那惡者。」(太 5:37)這是耶穌的教                        是假冒為善。
           導。誠實不只是不說謊話,若不是說出全

           部的事實,或是口裡說是,心裡卻不是,                           誠實才能承認自己的問題。我們面對問題

           也是不誠實,即便是善意的謊言,仍舊是                           的直接反應通常是:「不是我!」甚至馬

           不誠實。誠實是「裡外一致」的態度,保                           上指責是別人的錯。誠實承認有兩個面
           羅在《加拉太書》2 章責備彼得和巴拿巴                          向,一是欣賞別人的好,這和「若不是從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