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demo
P. 13

去駐隨緣室、一圓上海夢!


                                                   沉香亭北倚欄干,出自大詩人李白《清平調》詩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                                                                                                     在最後兩幅作品上,吳昌碩都提到了「去駐隨緣室」,此室與其大半生命

                                                 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絕代佳人楊貴妃與紅                                                                                                    運多舛息息相關。吳昌碩17歲時,遭逢洪楊之亂,家破人亡。後雖考取秀才
            吳昌碩                                                                                                                                   吳昌碩
                                                 艷牡丹相得益彰,伴隨君王依偎在沉香亭北賞花。此情此景無限美好。時年已                                                                                                   卻仕途不順,僅當了一個月的安東縣令,不得已仍以篆刻餬口維生。知天命之
            沉香庭北倚欄干-牡丹                                                                                                                            畫此嫣紅-杜鵑
                                                 七十六的吳昌碩,雖在上海發展剛站穩腳步,署名廳室為「去駐隨緣室」,卻                                                                                                   年,才開始學畫,一心想前往文風鼎盛的上海發展,並在租屋處題齋名為「去
            設色紙本  冊頁                             仍以客居稱呼,表達對於眼前美好景色,雖依戀卻仍有不能以此自滿之意。在                                                               設色紙本  冊頁                            住且隨緣室」明其志。但時運不濟,又只得舉家遷回蘇州。
            Ink and color on paper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7 x 31.5 cm                         雙色牡丹嬌豔爭輝中,也透出一股淡淡的憂愁。                                                                            27 x 31.5 cm

                                                                                                                                                                                        直到二十多年後,因隨同兒子前往上海任職,終於貸居上海,並結識了海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                                                                                                  派畫壇領袖王一亭,大獲賞識。透過王一亭的大力推介,七十歲的吳昌碩迅速
            釋文│沉香亭北倚闌干                                                                                                                            釋文│畫此嫣紅與山靈爭絕
                                                 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                                                                                           在半年內走紅,成為海派書畫的重量級人物。終於在暮年得以一償宿願。缶翁
                  己未四月客海上去駐隨緣室                                                                                                                         己未四月維夏客海上去駐隨緣室
                  昌碩年七十六                         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於3月起至6月                                                                  昌碩年七十六                         的心情頗為愉快,遂再次題齋名為「去駐隨緣室」。次年1913年,吳昌碩終於
            鈐印│吳俊之印 吳昌石                          份,各花種陸續於不同海拔平原與山地盛開,漫山嫣紅妝點。                                                                      鈐印│吳俊之印 吳昌石                         將全家正式遷來上海,去駐隨緣室也成為吳昌碩在上海發展的紀念里程碑。




       54                                                                                                                                                                                                                                                     55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