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臺北瀚宇2019仲秋拍賣會
P. 99
古玩雜項 古玩雜項
128
北宋 寶豐清涼寺汝窯豆青釉茶盞 宋代絕色青瓷以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北宋汝窯〞名重於世,南宋葉
北宋 寘《坦齋筆衡》中記載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
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明代
Northern Song Dynasty Baofeng Qingliang
Temple Ru Kiln Bean Green Glazed Bowl 沈節於《記錄彙編》道 :「宋時窯器以汝州為第一,而京師自置官
Northern Song Dynasty 窯次之。」、明代畫家徐渭在《墨芍藥》畫中題詩「花是揚州種,
H 6 × Ø 9 cm 瓶是汝州窯」,皆可看到前人如何稱頌汝瓷之美,其遺址位於今河
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窯製作精細,多採裹足支
TWD: 4,000,000 釘燒,支釘很小,因此有「芝麻支釘」之說,使器表和器底全施滿
釉,器表和器底均施釉,圈足底則露胎無釉。而汝窯瓷器胎質細緻
多數像點燃過的香的香灰色,俗稱「香灰胎」。口沿釉薄之處,淺
泛粉紅色澤,與宋代周輝《清波雜誌》記載:「汝窯宮中禁燒,內
有瑪瑙末為油。」互相呼應。
此茶盞圓口微斂,弧腹,圈足窄矮,採用裹釉支燒法黄造,即露胎
無釉的圈足底留有三個小支釘,盞內外及底部滿施釉燒制,可參照
香港佳士得 2018 年 11 月 26 日《不凡 - 宋代美學一千年》,拍品
編號 8006 的茶盞,此茶盞的圈足底面上同樣有三個小支釘。釉色
細膩溫潤,釉面開淺片紋,舒朗有致。
據藏家所述,此盞為寶豐清凉寺遺址處所得,雖為殘片修補而成且
經土沁,但仍不減其風采,透過缺損處可看到其瓷胎為典型香灰
胎,而口沿處微透粉紅光澤皆與文獻所提不謀而合。寶豐清凉寺遺
址上發現到各類支燒的窯具及試燒片樣式俱全,確切證明汝器燒造
工藝除眾所皆知的雨過天青釉色外,亦有如此盞滿釉裹足支釘燒之
釉色。而此器如夢似幻般的釉色素雅含蓄,器表層層疊疊,晶瑩亮
麗,有猶魚鱗,觀之端凝大器既清且潤。汝窯之名,至今仍歷久不
衰,各方競相追逐,本茶盞鳳毛麟角實為典藏之器,器形相似香港
佳士得曾售出之例,2018 年 11 月 26 日《不凡 - 宋代美學一千年》,
拍品編號 8006。
備註 : 本拍品的杯身雖有小處缺損,但仍不失其完整性,為目前坊
間難得一見清涼寺汝窯瓷器之精品
096 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