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1023-3
P. 11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滿足平常日常生活用品所需,進而在台南市
的中正路開始開發商圈市集,在慢慢熱鬧起來後,帶動附近街道,也開
始有了店家進駐。也讓日本人進而開發中正路附近的西門路,將西門市
場做為大菜市場,也就是台南人俗稱的「大菜市」,主要販售各種雜貨
與新鮮貨品。並在大菜市旁,額外建立了42間的連棟方行建築,也就是
現今的西門商場。
一剛開始西門商場並非以販售布料為主,而是日本人進駐經營各種
店面,像市販售和服或是糖果,甚至連理髮店都在這邊。在日治時期,
布料的販售是被限制的,台灣人並沒有權利可以販售布料,因此當時比
較窮困的台灣人民,只能穿麻布袋製成的衣服。但隨著日本統治的時代
結束,日本人離開台灣後,布料的販售全轉回到台灣人手中,因為當時
穿的比較缺少,因此部份商家看準了布料市場,進而開始販售布料。